读书有觉

陆九渊在绍兴三十二年(1164)23 岁以前,是他青少年求学时期。陆九渊 5 岁入学读书,这是启蒙学习。他自己说:

某七岁读书,十三志古人之学,亦时习举子之文,不好也。二十四以书见先达李公,今经略广西者。书辞才百余言,而李公嘉之。是岁,实今天子新即位,颁科诏,而某独殊无应书之意,李公以为不可。乃以向为举子业云李公亦谓为能,其秋竟就试中选。②50000528_1795_1

这是他把自己入仕途之前的生活所作粗线条的介绍。7 岁读书,9 岁能属文。

所谓 13 岁志古人之学,是这一年,他思考出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 进而体悟出宇宙便是吾心等一系列认识。

陆九渊自小不爱嬉戏,静重如成人,他的求学一个重要特点是“读书有觉”。首先,这是一种探索的精神。他遇不明白的事,要问个原委究竟。4 岁时,就询问天地何所穷际,因为没有得到回答,深思以至于忘寝食。他提倡读书不能满足记诵,“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①。又说:“读书固不可不晓文义,然只以晓文义为是,只是儿童之学,须看意旨所在”。②生活中事事物物,他都能体察出一种道理来。三哥陆九韶说:“子静弟高明,自幼已不同,遇事逐物皆有省发。尝闻鼓声振动窗棂,亦豁然有觉。其进学每如此。”

③其次,这又是一种批判的精神。陆九渊读书很刻苦,在“实勤考索”的基础

上,又主张读书要有疑,认为有疑方有觉,有疑方有进。他五哥陆九龄读《论语》,问九渊对其中《有子》一章有什么看法。九渊认为这一章是有子的话, 不是孔子的言论。陆九龄说有子是孔子的主要门人,不可轻议。但陆九渊却不以为然,对这位贤人进行批评,说:“夫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

① 《宋元学案序录》。

① 《陆九渊集》卷 36《年谱》。

② 《陆九渊集》卷 35《语录下》。

③ 《年谱》。

他对前人的学术和对社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关于宇宙的认识, 关于二程的评价,关于对王安石新法的意义的估定以及对荆公新学的认识等,有他自己的见解。在理学一些重大的问题上,与朱熹的认识分歧更是明显。

陆九渊主张为学当先发明本心,但不应当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傅兆文在

《序》中说到陆氏家学时有一句话,说:“真所谓本诸心而见之躬行之实者”。所以,重践履也是九渊“读书有觉”的一个落脚点。16 岁时,象山读三国、六朝史,又知悉靖康年间北宋社稷覆亡的历史,“乃剪去指爪,学弓马”。他并不看重科举,只是把作场屋之文,当成是“直写胸襟”、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方式。

陆九渊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与朱学相对立,但陆九渊在学术上主张不要“护门户”,说:“后世言学者须要立个门户。此理所在,安有门户可立? 学者又要各护门户,此尤鄙陋。”①朱、陆辩异同,他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 学术上相互服膺。这与后来朱陆门人相互水火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