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航斗争

导航是用无线电保障空中的飞机或海上的舰船安全地从某地按时航行到另一指定地点的技术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有了无线电测向,但是在空中除了能目视飞行外,飞机上还没有什么导航系统。1940 年,德国人为了轰炸英国,首先在法国北部建立了一系列定向发射台。电台的发射频率为 200

—900 千赫,发射波束指向伦敦。德国飞机装上环行无线,可以按照波束的引导到达伦敦上空。当时只有德国轰炸机上有这种导航辅助设备。它成了后来众所周知的“洛伦兹”导航系统。

有了导航就引来了导航对抗斗争,英国人为了反空袭,根据德国科学家提供的科技情报,经过研究采用了一种模拟信标“米康”。它由相隔 8—16 公里的收、发信机组成。接收机截获德国的导航波束后,将波束信息传送给发射机,后者再将该信息转发出去。这样,德国轰炸机得到的信息便是来自两个不同地方的信息:一个来自德国的“洛伦兹”发射机,另一个来自英国的“米康”模拟信标。导航波束完全变形,致使德国飞行员多次迷盲,有的还着陆到英国空军基地。德军为了对抗这种假信号的欺骗,改用了两条平行波束等强信号区导航法,而英国又很快地研究了一种改变等强信号区位置的方法,使德军轰炸机飞错方向。德军也对英军的无线电导航设备进行了有效干扰,使英美军对飞机的导航距离从 600 公里缩短到 160 公里。

1940 年秋,德国开始使用无线电盲目投弹系统“拉芬”。这是一种可以昼夜工作的广播宣传用的发射机系统。平时,它用全向天线发送广播节目; 临空袭之前,发射机便切换到定向天线上,使发射波聚集成定向波束,指向选定的目标区上空。同时又从另一地点发射一个同样宽度的窄波束,并使之与广播天线的波束相交于轰炸目标上空,用以标志轰炸机的投弹点。这一措施曾使英国人迷惑很长时间,不过最后英国人还是弄清了“拉芬”的诡计, 采用了“布罗米德”对抗措施。他们在英国海岸设置了大功率的发射台,以同样的频率发送德国广播台的信号,设另一发射台发射第二波束,使之在偏离投弹点的上空与第一波束相交。于是德军的“拉芬”系统失效,德国轰炸机的炸弹纷纷落入英吉利海峡。

当时由于频率调制尚未普及,德国人估计英国人还监听不到调制频率, 于是使用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系统,名为“贝尼托”。该系统能发射一个频率为 45 兆赫的调频波束,波束指向伦敦。在领队飞行的飞机上也装备一台发射机。整个编队在沿着波束指引的航向飞行时,可将接收到的导航波束的信号发回地面,地面站根据地面发射信号与其所收到的机上转发信号的时间差, 可精确测出飞机离伦敦的距离。另外利用当地的战略特务在轰炸路线上建立活动式调频台,由他们直接与伦敦上空的飞行员通话,指示目标。德国人使用这种导航系统后,伦敦遭到了严重的轰炸,英国为此十分头痛。以后,他们对此采用了“多米诺”对抗措施。一方面再次用全向天线转发德国的导航波束,使德国飞行员误以为距离伦敦很远,或者已经飞过伦敦;另一方面用德国人原来的调频频率向德国飞行员传达假命令,诱使德国飞行员飞偏离航向,以至于在英国强迫着陆。

上述英德导航对抗说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电子战虽然刚刚崭露头角,但它已成为空袭反空袭中的主角。对于这种似乎无形的行动,英国人曾经感叹地说:“要不是这一奇妙而又诡秘的电子战帮忙,也许我们就只有失

败,直至毁灭。”英国的首相曾把这种隐蔽的电子斗争夸耀为“魔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