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抢先起跑
1939 年 4 月,德国的杰出科学家普·哈塔克教授,向陆军工兵署写信, 提请他们注意铀研究应用于军事方面的可能,他曾指出:“如果上述能量生产的可能性得以实现(而这是一定有可能的),首先用上它的国家将取得对别国的压倒优势”。4 月 30 日,纳粹召开了有 6 位原子科学家参加的研制“铀设备”的会议。在首都柏林还建立了“德国铀协会”和德国“原子俱乐部” 的研究机构。铀协会成员、著名物理学家魏茨泽克教授主持“原子俱乐部” 的研究工作。
时隔不久,1940 年初,哈恩和史特莱斯曼的实验引起了德国军方的注意,铀既可作为一种能源,也可以用来做成爆炸物。于是,研究工作就在军械局武器部的管辖之下,首先在柏林开始。由物理学家魏茨泽克、海森堡(又译梅森贝格)、布雷格、施罗德等制定了德国的核研究计划。德国人禁止捷克斯洛伐克的天然铀向其他国家出售。
领导德国核研制的起初是教育部长领导的帝国研究委员会。帝国研究委员会最活跃的人物就是计划局局长、著名的凯撒·威廉物理研究院院长维尔纳·海森堡。著名的物理学家布雷格领导一个德国核研究所。哈培克是专门研究重水生产和用离心法分离同位素的。他们设计并建造了第一座反应堆。氘和氧化合的水叫重水。天然水中的重水含量只有 1/6000 左右。重水是天然铀进行链式反应的理想减速剂。德国唯一的重水工厂“努斯克海多”设在挪威南部泰勒马克省的威莫格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重水生产厂。大化学联合企业 I·G·法本在这家工厂占有很多股份。
德国所需要的铀有 3 个来源:一个是产自捷克斯洛伐克的普日布拉姆和
雅希莫夫沥青铀矿。纳粹军队于 1938 年就把它占领了。稍后,德国地质学家在本国东部的萨克森地区发现了铀矿。提炼金属铀是在德国金银提炼公司(德克萨公司)所属的法兰克福第二工厂进行。它将铀酸铵转变成 U3O8。每月能够生产一吨铀作为反应堆的燃料。根据该公司关于生产金属铀的记录,该工厂从 1940 年到 1945 年交付了大约 12800 公斤铀。
1941 年底以前的实验,使用粉未状的 U3O8。他们把一个中子原引入槽的中心,在槽边测量中子的密度,没有得到肯定的结果。海森堡教授却过分乐观地说:“从 1941 年开始,我们眼前就展现了通向原子武器的康庄大道”。
然而,德国核计划的执行情况不佳,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甚至在工作中存在消极怠工现象。同时,由于不能很快制造出供希特勒想象中的超杀武器,希特勒便把注意力转向无人飞机和火箭方面去了。1942 年 4 月,希特勒签署了一项法令,明确地禁止进行一切不能在战争期间为军事服务的科学研究工作。根据这一法令,同年 6 月, 德国召集了一次会议来评价原子弹研究计划的前景。
出席会议的首席科学家是海森堡,海森堡说德国根本没有经济力量来制造一枚原子弹。这样,会议排除了花费巨资制造原子弹的可能性。原子弹计划在德国的优先地位下降了。在组织方面,德国人没有组织起得力的领导机构。他们把铀研究工作交由一些多少有些互相竞争的团体去分头进行。他们之间在原料供应方面多少有些摩擦,在情报交换上也存在着互相不合作的态度。德国政府和军方各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权限冲突,直到战争后期。种种情况表明,德国铀研究处在低水平上,高原子弹的完成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纳粹德国是最野蛮的侵略者,众叛亲离,这是导致在原子弹研制全球大竞赛中,它由起跑时的第一名慢慢掉了下来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