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德军化学战的准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缔结的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制造、试验和贮存化学弹药,并拆除生产设施,解散研究机构或转为民用。但由于协约国的监督不力,德国剩余的化学弹药并没有销毁,而是藏进了秘密仓库,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研究资料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化学战的主要研究机构——柏林的达莱姆威廉皇帝研究所虽然被关闭,但原毒气防护部的成员继续在国防军的毒剂防护所工作。该所于 1921 年迁至汉诺威。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大规模地“重新振兴”德国军备,实行了加速发展化学战研究、发展的计划。1934 年,在作战司令部内设立了化学战部门——作战试验第九处,它负责管理施潘道的中心研究所、部队防毒研究所和在吕内堡黑斯新建的试验生产机构,以及在拉希卡麦尔附近占地 120 平方公里的试验场。1935 年,希特勒政府公开宣布要冲破一切束缚,拒绝执行凡尔赛和约的军事条款。同年,颁布了要求把发现的剧毒物质送交化学战中心研究所的正式法令,作为寻找新毒剂的重要途径。1936 年,在陆军总局内设立了化学部队与毒气防御检查司,海、空军也有自己的化学战机构和计划。
德国从 1938 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地生产毒剂。战前,生产毒剂的主要工厂
有 1935 年已建成的汉诺威一泽尔策生产苯氯乙酮的工厂(1935 年生产了 50 吨苯氯乙酮);在许尔斯和根多夫生产芥子气的工厂;在阿门多夫和斯特拉斯弗尔特生产 Arsinol(含 50%苯二氯胂、35%二苯氯胂的粗产品,可作二苯氯胂的原料,也可作芥子气的防冻剂)的工厂;在路德维希港生产苯氯乙酮、光气的工厂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德国已拥有 12000 吨毒剂贮备,其中 80%是芥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