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V—1、V—2 飞向伦敦、安特卫普

法西斯德国因飞弹研制一再遭到摧毁,被迫推迟使用这种新式武器。在盟军 1944 年 6 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紧急形势下,纳粹于 6 月 13 日起用 V

—1 飞弹,9 月 8 日起用 V—2 飞弹。因纯系仓促应战,孤注一掷,飞弹先天不足的种种弊病便暴露出来了:这两种飞弹装药量为 1 吨 TNT,破坏力不大; 弹头与弹体不能分离,没有无线电制导装置,飞行轨迹不稳定,命中率低; 飞弹发射时往往自行爆炸或半途坠落,发射装置固定,不能灵活变更目标和运动。希特勒大概明白它的不完善性,下令将飞弹集中打击伦敦,并不准用于轰击盟军前进基地的英国南部港口,就是说“复仇武器”的赌注押在心理效果上,而不在对军事目标的摧毁上。V—1 和 V—2 飞弹既不能有效摧毁敌方战略目标,又不能在战场上消灭敌人,所能获得的心理效果必然大失希特勒所望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远征欧陆》一书中评说道:“如果德国早半年完善并使用他们的新式武器,那末,我们对欧洲的登陆将会极为困难,也许根本不可能。”

6 月 13 日对伦敦首次火箭袭击后,15 日又进行第二次袭击,24 小时内共发射 200 枚 V—1 火箭,其中有 77 枚命中伦敦市区。希特勒选择的空袭时间为上午 7 至 9 时,中午 12 时至下午 2 时,下午 6 时至 7 时,这正是人们上下班的时间,城市交通处于高峰期,以求增大杀伤效果,并幻想以这种恐怖行动来动摇英国人民的斗志。

由于 V—1 的飞行速度很小,高度又不高,因而英国对其组织了相当有效的截击。甚至英国的“喷火”式歼击机飞行员不用炮弹,直接飞到 V—1 的旁边,将机翼的翼尖伸到 V—1 弹翼的下面,然后猛压杆,也可把 V—1 翻倒, 使其不能到达目标就坠毁。除了歼击机外,高射饱和气球拦阻网也发挥了作用。德国从 6 月 13 日至 7 月 15 日,共发射 V—1 火箭 4361 枚,进入英境的有 2500 枚(其余因故障或误差落在海上),被击落的有 1241 枚,将近半数。

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袭击火箭的发射场。这些发射场分布在沿海,从法比边界一直到诺曼底的塞纳河口,英美早在 1943 年 12 月就开始这一工作,

在半年内出动飞机 2.5 万架次,投弹 3.6 万吨。但只是初期有效,以后德国人改进了发射场,占地面积很小,再加严密伪装,轰炸就不太有效。为了制止德国的火箭袭击,英美只有加速地面军队的推进,占领这些发射场。1944 年 9 月,英美军队己攻占法国北部德国主要的火箭发射地域。德国就改用亨克尔一 11l 飞机的改型 XE—111 来发射 V—1,飞机从荷兰起飞,从东面对英攻击,后又改从德国西部起飞。从 1944 年 9 月至 1945 年 1 月,从飞机上发射的 V—1 火箭共 1200 枚,但由于英国的反击和故障坠毁,只有 66 枚击中伦敦。

1944 年 9 月 8 日,德国首次使用 V—2 火箭袭击英国。火箭发射基地主要在荷兰和比利时沿海地区。V—2 的飞行速度很大,飞行时间很短,一共只有四五分钟就可到达目标;落地之前又听不到声音,因此无法防御,对英国的威胁较大。所幸德国到 1944 年 11 月才能大量生产 V—2,但那时又因盟国

的轰炸,酒精和液氧供应都发生困难,所以 V—2 的产量有限。从 1944 年 9

月 8 日至 1945 年 3 月 29 日,德国共发射 3000 枚 V—2,其中 1250 枚袭击伦敦,1750 枚袭击盟军占领后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V 型火箭对安特卫普的攻势是德国的垂死挣扎,目的是使盟军舰船无法使用该港。1944 年 12 月 16 日,

德国在法国阿登地区发动最后一次反攻,即突出部战役期间,对安特卫普的V 型火箭袭击进一步加强。到 1945 年 1 月中旬,突出邵战役败局己定,德国更疯狂地使用 V 型火箭袭击安特卫普。2 月 16 日达到高峰,当日有 160 枚 V

—1 火箭袭击该港。德国对安特卫普共发射 5760 枚 V—1 及 1000 多枚 V—2, 只有 628 枚 V—1 及 570 枚 V—2 落在该港 6 公里半径内,落入市中心的 V—1 和 V—2 一共只有 211 枚。盟军对 V—1 的抗击是有效的。在安特卫普的英国、美国和波兰的防空部队共计 2.2 万人,使用 524 门高炮,共发射 58 万发炮弹。入侵的 V—1 大部分被击落。到 3 月中旬,德国的最后一个火箭发射场被盟军占领,V 型火箭袭击告终,德国也临近最后失败了。

10 个月的火箭袭击,德国向英国发射 V—1 火箭 15000 枚,其中 20%在发射时爆炸、50%被英国防空部队击毁、30%落在英国,计数约 3200 枚,只有 2400 枚击中伦敦,造成 5500 人丧生,16000 人受伤;射向安特卫普的 V

—1 飞弹数干枚,造成数千平民伤亡。此外,德同还发射了 10800 枚 V—2 飞

掸,其中 4300 枚击中伦敦,造成 2740 人被炸死,6467 人受伤;射向安特卫

普的约 2100 枚。

1944 年下半年,欧洲西线反法西斯战争进展顺利,法比境内的纳粹飞弹发射基地逐步荡平,使伦敦终于渡过“飞弹攻势”的难关。11 月底,加拿大第一集团军肃清了比利时舍尔德侮口地区的德军,使光复了的安特卫普港成为盟军首要的后勤基地。纳粹被迫把“飞弹攻势”的重点转向该港,但无大效果,盟军仍能每天在该港卸下 25000 吨军事装备和物资,保障数百万部队的进攻作战。

1944 年 11 月,法西斯德国战败的形势业已明朗。此时,布劳恩处心积虑效劳法西斯,向希特勒建议,用 A—9/A—10 两节洲际弹道导弹突袭纽约和华盛顿,同时动用日本潜艇,在水面发射若干 V—1 飞弹,从太平洋东部海域轰击洛杉矶和旧金山,为希特勒采纳。在“佩内明德规划”指导下,这种导弹加紧赶制。预定飞行距离 5000 公里,消耗燃料 70 吨,运载 1 吨炸药,采用无线电导航,但导航台必须设在目标区,即要求秘密设置在纽约和华盛顿摩天大楼的顶端,并在需要时开动起来,方能保证该导弹命中目标。为此, 德国在 11 月 30 日实施“喜鹊行动”,U—1230 号潜艇将特工艾里赫·西姆贝尔和威廉·高尔巴格及导航装置送到纽约港外海,尔后改用橡皮筏将他们悄悄送进市区。不久,西姆贝尔在帝国大厦顶层旅游接待处谋得职位,并与柏林建立电迅联系。圣诞节前夕,美国联邦调查局先后逮捕了这两名德国特工,粉碎了“喜鹊行动”,避免了一场飞弹灾祸。

美军汲过莱茵河后,其先头部队中增加了一支直属美国军事情报部门的装甲特遣队,由笃拉尔德·布特将军和鲍里斯·巴思上校率领,趁德国战线的混乱,穿插于德国南部地区,寻找撤向那里的德国原子弹和飞弹研究所的人员。1945 年 4 月下旬,美军先行抢占了预定由苏军接管的诺德豪森,带走了冯·布劳恩、瓦尔泰·东贝尔盖尔等 118 名第一流飞弹专家和一批技术人员,1000 余枚成套的 V—2 火箭和大批技术资料,并经安特卫普送到美国。此举成功,美国政府欣喜万分,国防部喉舌《星条旗》报总结道:“德国的V—2 飞弹为美国军事科技和工业发展的研究与设计工作,至少节省了 5 年时间。因为,缴获的飞弹从德国运出的时候,我们在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 战犯布劳恩和东贝尔盖尔受到美国优厚礼待,重组班子,为美国研究导弹。于是布劳恩摇身一变,成了“现代航天之父”;东贝尔盖尔则是美国巡航导

弹的开拓者。

苏联采取了同样措施。飞弹专家组随军进驻诺德豪森,未经上级批准, 主动招募了一批尚未被美国抢走的德国二流飞弹专家,在附近的莱歇尔德市,开办研究所,根据德文“导弹制造”的缩写,取名“拉贝”(意译乌鸦)。这就是苏联第一家导弹研制机构。由于它的重要件,得到苏联政府支持,几经扩大,搬回国内,1947 年 9 月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普斯京亚尔,建立了导弹研试基地——国家中央试验场,德籍专家在苏联导弹研制的起步阶段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美、苏两国的导弹都打上了德国的标记。不过,佩内明德基地的总设计师克劳斯·里德尔在战后到了英国,在英国继续进行导弹研究。

德国的 V 型火箭袭击在军事上意义并不大,因为在使用火箭的 10 个月中,德国已面临覆灭。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后逐渐东进,苏军反攻矛头直指柏林,此时一两件新式武器并不能扭转战局。但是,V 型火箭的出现是军事技术上的重大发展。V—1 和 V—2 是现代导弹的先驱。V—1 既是地地导弹又是空地导弹的雏形,V—2 则是现代洲际弹道导弹的雏形。德国的火箭技术成果在战后为苏美两国所分享,加速了两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导弹得到了蓬勃发展。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中国、日本等国在这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在美国,初期的工作主要是沿着改装德国各种导弹的路线进行的,因此出现了一批“海盗”式美国火箭,这种火箭的原型就是 V—2 火箭。IB—2(“少女” 式)航空飞航式导弹就是 V—1 导弹的翻版。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神伎”A

—1 式导弹是“瀑布”式导弹的设计方案。“红石”式火箭则是在德国人、V

—2 火箭的总设计师布劳恩领导下设计成的。除此以外,英国还出现了许多结构独特的航空飞航式导弹等。

由于导弹射程远、射击精度高、威力大、效果明显,因而使导弹战自二战以来得以迅速发展。从 1967 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首次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白星眼”突击清化桥并首发命中,拉开了现代意义的导弹战序幕之后,这一战法便日趋激烈。

1972 年 4 月至 12 月,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使用 2.6 万枚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炸毁约 80%的被攻击目标。同年 12 月,美军损失 B—52 战略轰炸机32 架,其中被地空导弹击落 29 架,占总数 90%。这些结果经计算表明,精

确制导炸弹比普通炸弹效能大约高 100 倍。然而这仅可以说是导弹战的开始阶段。因在这次战争中,仅使用了两种导弹(空地、地空),并只运用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的个别阶段,作用也有限,对战争起主要作用的仍是普通炸弹。

到了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导弹战的情况就与越南战争有了很大不

同。在这次战争中,阿方损失飞机近 450 架,除了损失原因不明和己方误伤外,被以色列击落 304 架,其中约 94%是被以军各种对空导弹、空空导弹击落的。以军损失飞机 110 架左右,除了损失原因不明和己方误伤外,被阿方击落 92 架,其中约 66%是被阿方各种对空导弹(主要是萨姆—6、萨姆—7) 击落的。这一实绩表明,导弹已成为打飞机的主战兵器。此外,在这次战争中以军损失坦克共 840 辆,而“以军遗弃在战场上的坦克,有 77%是被反坦克导弹击毁的”。以色列受到阿方反坦克导弹沉重打击后,要求美国紧急空运“陶”式反坦克导弹 2000 枚给予使用,因而阿方损失坦克 2550 辆,其中

也有一部分是被以方反坦克导弹击毁的。在海战中,阿方船艇曾发射约 60

枚“冥河”舰对舰导弹,而以军实施了有效的电子干扰和快速躲闪动作,使“冥河”导弹失效。以军用导弹快艇发射了数十枚“加布里埃尔”舰对舰导弹,据称全部命中,击沉 260 埃、叙舰艇 10 余艘,阿方损失的舰艇,100% 是被以军舰对舰导弹击沉的。这次战争在陆、海、空域,都展开了导弹战, 使用的导弹包括空对地、地对空、地对地、反坦克导弹、舰对舰导弹等。因此,许多军事评论家称这次战争为“导弹之战”。

1980 年至 1988 年的两伊战争,交战双方除了大量使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运用的战术导弹之外,伊拉克军队辽使用了“蛙”式和“飞毛腿”B 式等地地战役导弹,“米兰”SS—11 等反坦克导弹,“萨姆”7、6、2 等型号的防空导弹,AS—11、AS—4“厨房”、AM—39“飞鱼”等空空、空地、空舰导弹;伊朗军队使用了“安塔克”、SS—12、“龙”和“陶”式等反坦克导弹, “霍克”、“轻剑”、“山猫”和“萨姆”—7 等防空导弹,“标准”式、“海猫”式、“海上凶手”、“鱼叉”式等舰舰、舰空导弹,“麻雀”、“响尾蛇”、“小牛”、“秃鹰”等空空、空地、空舰等导弹,种类齐全,型号有数十种。打击的目标除了飞机、坦克、舰船、装甲车等之外,还有对方的机场、地面雷达站、港口等军事设施,最激烈、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用导弹袭击对方的战略要地——政治经济中心、石油设施、油(货)船、城市建筑等。伊朗有 40 多座城市遭袭击,炸死炸伤近万人,数千幢楼房和建筑物

被毁。伊拉克以巴格达为中心的 20 多座城市被炸,死伤数千人。伊朗的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的霍拉姆沙赫尔石油港等设施几乎全部被炸毁,石油生产和出口比战前减少 2/3;伊拉克的 8 个炼油中心有一半受到严重破坏,石油日产量由战前的 350 万桶下降到 100 万桶。用精确制导武器袭击对方非军事目标,开了导弹战的先例。在这次整个战争中,导弹战的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时间之长,又开了导弹战的先河,从而推动着导弹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2 年的马岛战争,导弹战更是令人惊叹不已。英军使用的精确制导导

弹就有 12 种型号(反舰导弹 2 种,防空导弹 10 种),其空空、地空和舰空导弹击落了阿军战斗机 60 多架,约占阿军被击落飞机总数的 63%。其中美制 AMI—9L“响尾蛇”空空导弹,发射 27 枚,命中 24 枚,命中率高达 89%。阿军导弹使用及其效果也很出色,其用空对舰导弹先后击沉了英军的“谢菲尔德”号、“考文垂”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舰,“热心”号、“羚羊”号护卫舰等,令各国大为震惊。对双方激烈的导弹战,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之为“第一场导弹海空大战”。阿军以价值 20 万美元的“飞鱼”导弹

击沉价值达 2 亿美元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创下了一发空舰导弹的最大战绩。除此之外,英军还创造了战争史上第一次以舰载防空导弹为主组织的海空封锁。英军为了封锁阿本上的海军基地和重要港口及其进出航道, 不让阿舰船离开基地和进入封锁区,组织了 4 层以导弹为主的防空火力:外

层为远程高空防空导弹火力,控制范围为 70 公里;第二层为中程防空导弹火

力,控制范围 40 公里;第三层力近程防空导弹火力和 114 毫米舰炮,控制范

围分别为 5 公里和 10 公里;第四层为防空干扰屏幕,由舰载八联装防空干扰

火箭弹发射后形成,用以干扰抵近的导弹,使之失控坠海,控制范围为 2000

—3000 米。由此人们惊呼:现代战争已进入了导弹时代。但如果说在马岛战争中,导弹战异常突出的话,那么在第五次中东战争、美军空袭利比亚以及海湾战争中,导弹则是这些战争中的“主角”,并趋向更加灵巧、多样、猛

烈、高效。

1982 年 6 月,以色列在入侵黎巴嫩战争过程中,使用改装过的“百舌鸟” 空地导弹以及与之相配套的 E—2C 预警指挥机、波音 707(改)电子战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仅用 6 分钟就一举摧毁叙利亚部署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19 个“萨姆”—6 导弹连基地,之后又陆续摧毁其防空导弹连 22 个,以反幅射导弹命中叙军雷达 40 部,击落叙机 54 架,使前苏联和叙利亚在贝卡谷地

经营十多年、耗资约 20 亿美元的防空体系毁于一旦,而以色列仅损失飞机

10 架。由此足见导弹战的效率和对战争胜败的关系。

1986 年 3 月、4 月,美军先后对利比亚进行“草原烈火”和“黄金峡谷”

空袭行功,交战双方进行的几乎完全是导弹战。美在 3 月对利的空袭行动中,

发射“鱼叉”空舰导弹 8 枚,“哈姆”反辐射导弹 4 枚,击沉击伤利方导弹舰 5 艘;利方发射 SA 导弹 6—7 枚,由于美军强烈的电子干扰而无一命中。美第二次(即 4 月)对利的空袭行动,美发射“百舌鸟”和”哈姆”高速反

辐射导弹约 50 枚,发射“小牛”空地导弹等若干,投掷各种制导炸弹 100 多吨,摧毁了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指挥部、“突击队训练中心”的黎波里机场军用区、卡扎菲预备指挥所、贝尼纳军用机场等 5 个重要目标,炸毁雷达站

5 座,伊尔—76、米格—23 等飞机 14 架,炸死炸伤 700 余人。利比亚军队用高射炮击落美 F—111F 战斗机 1 架,机上 2 名飞机员毙命。发射防空导弹无一命中;飞机未能升空。所以,美军受损失很小。

1991 年初的海湾战争,是迄今为止导弹战规模最大、使用导弹种类和型号最多、作战方式也最新的一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各种新型导弹就达 20 余种,其中“战斧”导弹、“爱国者”导弹、“斯

拉姆”导弹等是首次投入实战;精确制导炸弹近 10 种,大多数都是首次用于实战。投下了精确制导弹药 6620 吨。在战术攻击方面,担负了 80%的突击任务,摧毁了伊拉克总统府、防空指挥部、电视中心、通信大楼、核设施、化学工厂、指挥通信中枢、机场、导弹发射基地、工事、桥梁和大量装甲目标,发射“战斧”舰对地导弹 288 枚,命中率达 98%。专门用于战略目的的“爱国者”导弹,共升空拦截伊 45 枚来袭的“飞毛腿”导弹,摧毁其中 43 枚,拦截率达 90%以上。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导弹拦截导弹的实例,表明导弹的战略作用在迅速上升。对此,有人说:“导弹打导弹时代已经来临”。海湾战争情况说明,导弹战从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上述导弹战发展的简要历史完全可以看出,随着制导技术和战争的发展,导弹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战兵器之一。导弹战日趋激烈,其战略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导弹战已成为现代作战中的重要战法之一。这一战法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是在战争中首先突然地运用。多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战争一开始就首先是导弹战。这主要是由于导弹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射程远等优越条件决定的。由于导弹具有这种有利条件,便容易达成战争的突然性,这是战争指导者孜孜以求的。海湾战争爆发之前,双方都作了长达近半年的战争准备,企图也很明确,战争的不可避免已在人们意料之中,似乎无突然性可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大规模导弹袭击为先导,对伊拉克进行全面攻击; 而伊拉克遭到 40 分钟袭击后才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可见多国部队运用导弹战,完全达到了突然袭击的目的。

二是战略目标或重要目标成为打击重点。由于导弹具有精度高、威力大、

效果好的特点,战争指导者运用导弹一般主要打击对方的政治中心、经济枢纽、指挥中枢、交通要道、重要建筑、军事设施、机场、导弹发射场等重要目标,以迅速瘫痪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破坏军事与非军事之联系与结构, 使对方从总体上失去还击能力。

三是攻防一体。现代导弹战的一大特点,就是不仅注意攻击对方,还注意严密防护自己。第一,在打奇对方上述重要目标之前,首先要以高速反辐射导弹,摧毁对方的雷达,以防备自己发射平台被对方雷达发现而被反摧毁。第二,发射平台隐形化,使对方雷达不能发现自己,如美军 F—117 隐形飞机等。第三,隐蔽伪装,使敌“千里眼”无法侦察到其踪迹。采取设置假导弹发射场,将导弹深藏于地下等方法,使敌人获取错误的情报信息而无法进行有效还击。第四,迅速机动,无常变化发射阵地,以增强防护能力。向对方发射导弹之后,立刻变更部署,使敌人反击扑空。如在海湾战争中,无论是美军的巡航导弹,还是伊军的“飞毛腿”导弹,都是打了就跑,大大提高了其生存能力。

四是攻击方式灵活多样。根据作战任务、目标和要求,导弹战的方式可以灵活组合、多种多样。从攻击强度上说,可以以少量导弹实行攻击,也可以以大量导弹进行密集型攻击;从攻击方位上说,可以从四面八方,即从高空、中空进攻,也可以从低空、超低空突入;从攻击距离上说,可以在目标防区外或距目标较远距离上发射导弹,也可以从较近距离上发起攻击,打击距离范围从数千、数百到数十公里;从攻击方式上说,既可以以一种导弹突击,也可以以多种导弹协同攻击。如,美在海湾战争中,先由舰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地面目标,诱使伊防空雷达开机,尔后由 F— 4G 型机发射“哈姆”反雷达——反辐射导弹,集中火力摧毁地面防空设施。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攻击效果。

五是对其它作战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尽管导弹有着很优越的战术技术性能,导弹战的效果和作用不断提高,但它需要其它作战系统与之相紧密配合。导弹战是合作战系统的共同作用,某一系统出现问题或被敌人破坏就无法进行,首先,它依赖于信息系统。导弹发射前,需要准确的目标定位参数和变量参数;其次,它需要电子战系统与之密切配合。不对对方雷达实施摧毁,不对对方电子干扰或电磁波进行压制、反干扰,导弹就难以准确命中目标;再次,它需要高度现代化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对其进行控制指挥;还有,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作战平台。空对地、空对空、空对舰、舰对地、舰对空、地对地导弹战等,都需要借助于先进的飞机、舰船、装甲车、机动车等作发射依托与平台,否则便不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