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联的军事气象备战

二战爆发前,苏联一直很注意气象备战工作,随着战争形势发展,此项工作不断得以加强。

苏联 1932 年成立了统一的中央水文气象局,1936 年改组为水文气象管理总局,负责气象水文、农业气象、海洋气象水文、地球物理等方面的工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己由建国初期仅有两个研究单位,1200 多个台站,发展到拥有 29 个地区(或加盟共和国)气象局,4 个大的科研单位,两所高等气象院校,3 所中专气象学校,200 个以上天气预报机构和 9100 个以上观测站,以及上万名水文气象工作者。从 30 年代起开始组织高级气象人员

培训工作,到 1941 年大学毕业生就有 1000 多名。

为了加强气象工作,苏联大力发展当时才出现的探空仪和飞机气象仪, 加紧进行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工作。

苏联气象战备工作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这就是著名的“特洛伊茨基计划”。它是由当时苏联的著名气象学家特洛伊茨基(后来也从事军事气象工作)研究提出,并进行具体方案的组织而得名的。这个计划主要包括开展军事气象研究和预报两部分内容,在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机构的调整和改组工作在不断进行。苏联 1941 年底就已经发现在航空兵团司令部里建立气象分队的必要性,同时在空军里开始建立无线电气象中心。利用这个中心,可以括发各种类型的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1943 年将只发布天气预报的中央天气研究所改组为发布各种预报(如天气、水文、海洋、农业气象等等)的中央预报研究所。1944 年,国防委员会还专门通过了关于在苏联发展高空气象研究的决议。按这个决议的规定,高空观象台增加了编制,并得到了雷达、飞机等新技术装备。1943 年,为了直接向海军提供水文气象保障,在国立水文研究所海洋科的基础上,建立了国立海洋研究所。此外,由于战争对水文仪器的要求不断增长,原来的梯比利斯工厂己远远不能满足供应,于是在 1941—1943

年间又在莫斯科、塔什干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建了 3 座水文气象仪器厂。

苏联最大的水文气象仪器厂——里加厂也于 1945 年投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