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美军攻占菲律宾时的空降战

1944 年 10 月 20 日,美军发动了菲律宾战役。在战役过程中,美军使用

第 11 空降师,先后对日军进行了 4 次营规模的空降作战。

  1. 夺占阿加山口。1945 年 1 月 31 日,美第 11 空降师的滑翔机第 187、

188 团在纳苏格布登陆,作为一般步兵参加了对马尼拉的进攻,在沿 17 号公

路前进中,遇到阿加山口日军的阻击。第 11 空降师师长斯温少将确定以 2

个滑翔机团从正面攻击,以 1 个伞降团在日军主阵地后的塔加伊塔伊岭空

降,控制高地,夺取山口,保障部队顺利通过。使用的空降部队为伞兵第 511

团,共 4000 人,由美部队运输机第 317 大队的 48 架 C—47 型运输机进行空中运输,民都洛岛的埃尔莫尔和希尔机场为出发机场。由于飞机数量少,一个航次只能空降 1 个营,因此,计划战斗开始的当天空降 2 次,每次空降 1

个营,第二天再空降 1 个营。3 日凌晨,第 1 个营起飞,采用 3 机编队队形,

分 3 批飞行。根据空降引导员施放的发烟信号,第 1 批 18 架飞机将 345 名伞

兵准确地投送在预定的空降场内。第 2 批进入目标航线时,从第 1 架领队长

机上掉下了 2 个投物袋,以后飞机上的伞兵误认为前面已经跳伞,便跟着离

机,结果 30 多架飞机上的伞兵错降在目标以东 8 公里的地方。下午,第 2 个营空降。虽然空降场施放了标志信号,但机群通过时,机上伞兵看到上午锗阵地方散落的降落伞以为该地是空降场,纷纷离机,结果全营又错降在目标区外。后经通报运输机部队,第二天空降的第 3 营全部在预定目标区着陆。空降春陆时,不论是在目标区内或目标区外的部队,都没有遇到抵抗。错降在目标区外的部队经过数小时穿林行进,都回到了预定目标区内。4 日中午, 伞兵第 511 团和从正面进攻的第 88 团通过前后夹击,占领了日军阵地,控制

了山口,从而打开了前往马尼拉的通路。当日,第 11 空降师进入马尼拉。

  1. 夺占哥黎希律岛。美军逼近马尼拉后,为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线,

防止日军从海上撤走,决定以空降兵协同登陆兵,夺取马尼拉湾出海口处的哥黎希律岛。

该岛有 6000 名日军防守,守岛指挥官为板垣上校,指挥所设在台地。虽然他事前得到上级关于美军有进行空降突击的企图的通报,但他认为岛上没有可以空降的场地,仍把主要兵力用于对付海上登陆,未采取反空降措施。美军为夺取哥黎希律岛,组成了“岩崖部队”,包括伞兵第 503 团和步兵第

34 团 3 营,由第 503 团团长琼斯上校指挥。计划伞兵第 503 团在岛的台地空

降,攻击台地上的日军;第 34 团 3 营 10 时 30 分从南岸的山脚处登陆上岛, 将守军拦腰切断。

空降兵分为 3 个梯队。第 3 营、炮兵连、工兵连为 1 梯队,16 日上午空

降,夺取并扼守空降场,清除障碍,以火力支援登陆的步兵;第 2 营、团部

连、勤务连、机炮连为第 2 梯队,中午空降;第 1 营为第 3 梯队,次日上午空降。第 3 梯队空降后,20 架飞机空投补给物资。

2 月 12 日,团长组织各营、连长乘轰炸机从空中勘察了岛上的地形。所

有人员都利用沙盘熟悉空降战斗地区的情况。除武器弹药外,每人还带了 4

天的干粮和 2 壶水。2 月 16 日 7 时 15 分,输送伞兵团第 1 梯队的 51 架飞机起飞,8 时 30 分到达该岛上空,团长琼斯乘运输机大队长驾驶的飞机绕岛飞行,在空中指挥空阵。当时岛上风速每秒 11—12 米,第一次跳下的伞兵大多

落在场外,团长修改了投放时机,并将跳伞高度由 180 米降到 150 米。团长

随第 3 次进入的部队跳伞。9 时 30 分,第 1 梯队空降完毕。敌人抵抗微弱, 伞兵迅速占领了空降场。板垣得到哨兵的报告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走出地下指挥所亲自观察,刚走出工事,就被伞兵用手榴弹炸死。日军在战斗一开始即失去指挥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10 时,伞兵第 3 营占领了台地,以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将日军压缩在从海滩通往顶部的山谷内。

步兵第 3 营 10 时 30 分开始登陆,在伞兵火力支援下,11 时进到岛的腰

部。伞兵团第 2 梯队于 13 时空降,着陆后夺取了高炮阵地,控制了岛上的公路。

17 日 8 时 30 分,33 架运输机空投了补给物资。鉴于当时地形条件和气

象条件,伞兵团第 3 梯队改变计划,先空运到靠近哥黎希律岛的圣马塞利诺

机场,尔后乘船,于 17 日傍晚从海上岛。

日军大部隐蔽在隧道和山洞内,不断对美军进行反击,岛上战斗持续到2 月 27 日结束。

这次空降作战,是在地形气候条件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实施的。但由于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空降兵一举夺取了该岛。日军 t4500 人,被俘 19 人。美伞兵也遭受严重损失,参加作战的共 4000 人,伤 1022 人,亡 197 人。其中跳伞伤亡 279 人,占伤亡总人数的 23%,占跳伞人数的 14%。

  1. 在洛斯巴诺斯营救战俘。洛斯巴诺斯镇附近有所由农学院改成的集中营,里面关押着盟军

    2000 多名战俘。为防止战俘被日军杀害或转移,美军

决定在进攻马尼拉的过程中将他们救出,由第 11 空降师完成这个任务。

洛斯巴诺斯是个小镇,位于马尼拉东南的内湖湾岸边,集中营在镇的东南,守卫集中营的日军有 275 人,戒备森严,此外,在洛斯巴诺斯附近有日

军 1 个步兵团,可在 4 小时内赶来增援。根据空中侦察和从集中营逃出人员

提供的情报,美第 11 空降师确定采取空降袭击和地面袭击相结合的营救方

法。首先,以 30 名美军和 80 名菲律宾游击队员组成的侦察队,乘木船由湖

上渗透进入,隐蔽在集中营附近,任务是消灭集中营外围的哨兵,为进攻部队施放信号。接着伞兵第 511 团 1 营的“B”连在洛斯巴诺斯东南侧伞降,任务是在日军主力部队尚未作出反应之前占领集中营,并救出战俘。与此同时, 伞兵营的其他 3 个连乘两栖输送车从湖上实施攻击,并运走战俘。滑翔机步

兵第 188 团 1 营占领离集中营 13 公里的马蒂德作为进攻出发地区,由陆路向洛斯巴诺斯发起攻击,以牵制日军。当战俘不能从湖上撤出时,则从陆上撤走。整个作战由滑翔机步兵第 188 团团长索尔上校指挥。由 9 架 C—47 型运输机担任输送伞降突击连的任务。马尼拉南的尼古尔斯机场为出发机场。预定 2 月 23 日早晨空降,空降场选在集中营北面一个三面靠树林的小场地 2

月 21 日黄昏,侦察队出发,当夜渡过内湖,于 22 日拂晓进入洛斯巴诺斯西部湖边的沼泽地里,并潜伏了 1 天。22 日夜间,1 个班在附近海滩为两栖输送车标志登陆位置,其余人员向集中营接近。

22 日,B 连进到尼古尔斯机场,由于机场距马尼拉市区较近,伞兵在日军炮火威胁下在夜间折叠降落伞和领取弹药、给养,进行简短的准备后,于23 日凌晨登机起飞。

7 时进入目标上空,在地面发烟信号引导下,在预定场地空降。9 架飞机

单机跟进,伞降高度 140 米,着陆时没有伤亡,在 15 分钟内,夺取了日军 3 个永备火力点,并与地面渗透进入的侦察队会合,攻入集中营,将看守的日军全部歼灭。在空降的同时,由 40 辆两栖输送车运送的 3 个连在发烟信号引

导下干预定地点登陆,他们共同将集中营的 2147 名战俘护送到湖边,乘两栖

输送车从湖上撤走。从陆路发起攻击的滑翔机步兵第 188 团 1 营、在 2 个野炮营的支援下,23 日晨从北向洛斯巴诺斯出击,使日军第 17 步兵团未能抽调兵力增援集中营,战斗过程中,有 1 架轻型观察机在洛斯巴诺斯上空盘旋, 负责监视日军行动,指挥地面作战。

在这次战斗中,美军以伤亡 7 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军守卫分队,救出全部战俘,它被美军认为是一次“完美的小规模军事行动”。

  1. 空降占领阿帕里。美军于 2 月底攻占马尼拉后,向吕宋岛北部推进,

于 6 月初进至碧瑶、基安甘一线。此时,日军伤亡惨重,又无后援,被迫向

中科迪勒拉山区撤退,并企图从海上撤走。为切断日军退路,美军于 6 月 23

日在吕宋岛北部港口阿帕里空降。空降作战部队为美第 11 空降师第 511 团的

第 1 营和该团的 2 个伞兵连、1 个炮兵连,共 986 人,代号“吉卜赛特遣队”,

由团长伯吉斯中校指挥。空降兵在阿帕里以南 8 公里的一个简易机场空降, 着陆 后沿 5 号公路向南运动,与正面进攻部队会合。由部队运输机第 317、433 大队的 68 架 C—46、C—47 型运输机及滑翔机担任空中运送,出发机场为马尼拉的利帕机场。空降前,由美别动队和菲律宾侦察队进入空降地域实施空降引导。

6 月 23 日 6 时起飞,在战斗机低空施放烟幕的掩护下,9 时进入目标上

空,伞兵从 200—300 米高度跳伞。装载有 19 辆卡车、6 辆小车及补给物资

的滑翔机随伞兵降落。由于风速每秒 11 米,着陆时 7%的人受伤。着陆后 1 小时集合起来,随即向南进发,此时日军已向山区转移,3 天时间内没有遇到日军。后来伞兵与从地面进入的部队会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最后的一次空降作战,也是唯一的没有发生地面战斗的空降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