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柏林战役中的苏军坦克兵

1945 年 4—5 月的柏林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

德军在 1945 年初的作战中连遭失败后,退守奥德河——尼斯河西岸一

线,企图顽抗。其在 20—40 公里的纵深内,构筑了 3 遭防御地带,以柏林方向的防御最强,柏林市为坚固筑垒地域。防御前沿和纵深有许多江河、湖泊作掩护。德军防御集团为“维斯拉”、“中央”两个集团军群,1O 个摩托化师,共 100 万人左右,10400 门火炮和迫击炮,150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歼灭德军防御集团,夺取棺林,迫使德军投降,并前出到易北河一线。苏军参加战役的兵力有 3 个方面军,共 20 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4 个坦克集团军、7 个独立坦克军、2 个机械化军、4 个航空兵集团军,计 250 万人,41600 门火炮,6250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7500 架飞机。

战役从 1945 年 4 月 16 日开始到 5 月 2 日基本结束,为期 16 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4 月 16 日—4 月 25 日)苏军突破奥德河——尼斯河防线, 分割、合围了德军防御集团;第二阶段(4 月 26 日—5 月 2 日)歼灭被围德军集团,攻占柏林,前出到易北河。

苏军参加此战役的有 4 个坦克集团军。坦克第 1、2 集团军组成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坦克第 3、4 集团军组成乌克兰第 1 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另外,参加此战役的 7 个独立坦克军和 2 个机械化军中,以 3 个坦克军

和 1 个机械化军组成白俄罗斯第 2 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其余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备合成集团军的快速集群。

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和乌克兰第 1 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分别在战役第 1

天下午和战役第 2 天早上进入突破口。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快速集群的任务,是协同步兵突破德军奥德河防线,尔后向柏林东南和西北边缘实施包围机动,战役纵深 80—90 公里。快速集群投入交战时,步兵仅突破了敌第 1 防御地带,因而便协同步兵突破第 2、3 道防御地带。在 4 天内,快速集群仅前进了 30 公里,平均每天前进 7 公里,而在战役第 3 天只前进了 3—4 公里。为了加快进攻速度,两个坦克集团军均组成了专门的梯队,昼夜轮流进攻。突破奥德河防线后,快速集群又遇到了柏林外层防线的顽抗,因而又协同步兵实施突破,未能充分发挥坦克的机动能力。只有坦克第 2 集团军的 1 个坦克军由北面对柏林实施了包围机动,6 天前进了 85 公里,个别旅在机动过程中脱离步兵 8—10 公里。由于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快速集群投入交战过早, 对加快整个战役进程未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快速集群的任务是,协同步兵突破尼斯河防线,尔后向柏林的南缘和西南实施包围机动,完成对德军防御集团的合围,战役纵深160—170 公里。

快速集群的两个坦克集团军于战役第 2 天早上,分别在 9—10 公里宽的地带内各沿 4 条路线同时投入交战。在两天内完成了对德军第 2、3 道防御地带的突破,前进了 15—20 公里。从战役第 4 天起的 5 天内,快速集群向纵深

前进了 140 公里,平均每昼夜前进 30 公里。在坦克集团军突进“走廊”后。

有 3 个合成集团军配合行动,向两翼扩大突破口,其中有一个合成集团军直接在快速集群之后跟进,保障快速集群后方安全。

到战役第 9 天(4 月 24 日),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坦克第 3 集团军的 1 个

摩托化旅在柏林东南的邦斯多尔福与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的坦克第 1 集团军

的部队会师,完成了对德军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合围;战役第 10 天(4

月 25 日),坦克第4 集团军的 1 个军在柏林以西的克特钦地区与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坦克第 2 集团军的部队会师,完成了对柏林守军的合围,两个被围

集团各有 20 万人左右。

完成合围时,在合围对内正面行动的坦克部队,有 4 个坦克集团军(欠

1 个军)和两个独立坦克军。这时,对外正面距离被围的柏林集团为 20—30

公里;距离被围的法兰克福——古本集团为 40—80 公里。

苏军坦克部队在向柏林围攻中,还进行了一系列渡河作战。

尼斯河在德军右翼防线的前沿前,河宽 40—45 米,深 2—5 米。苏军坦

克部队在炮火和航空兵火力支援下,各个先遣旅随第 1 梯队步兵帅之后渡

河,两个坦克集团军的主力各随 1 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之后并利用后者的木

桥渡河,其自身的渡河器材没有动用。在战役第 1 天的一夜内,两个坦克集

团军全部渡河完毕,保障了在战役第 2 天早上投入交战。

斯普累河在德军第 3 防御地带前沿前,河宽 40—60 米,河深 1 米以上。坦克第 3、4 集团军于战役第 2 天日落抵达该河。坦克第 3 集团军一个军的先遣旅前卫找到了徒涉场,并以配属的工兵构筑了徒涉场的出入口,对徒涉场作了标志。旅的主力到达后在军炮兵群的支援下强渡该河,在河西岸占领了宽 2 公里、纵深 1.5 公里的登陆场。随后步兵军的先遣部队渡河巩固已夺取的登陆场。坦克军主力到达后,坦克徒涉渡河,摩托化步兵利用木筏和舟桥渡河,炮兵和后方机关利用工兵架设桥梁渡河。军主力在两个小时内渡河完毕。坦克集团军的其余两个军也利用该军的渡口在一夜内渡河完毕。

捷尔托夫运河在柏林内层防御的南缘,河宽 40—50 米,深 2—3 米,两

岸有 2 米高的水泥河堤,德军在运河北岸筑有坚固防御工事。坦克第 3 集团

军于战役第 7 天(4 月 22 日)日落前抵达该河。为了支援强渡该河和尔后对

柏林市的攻坚,方面军司令给坦克第 3 集团军配属了 1 个突破炮兵军、1 个突破炮兵师、1 个高炮师、1 个步兵师和 1 个歼击航空兵军。坦克第 3 集团军各军以一个炮兵师组成军炮兵群,集团军本身则以 3 个炮兵旅组成集团军炮

兵群。在 4.5 公里宽的主要突破地段上集中了 3000 门火炮、迫击饱和自行火炮。经过一天的准备,3 个军在 12 公里宽的正面上展开,准备同时强渡。强渡前,炮兵对敌岸进行了 55 分钟的炮火准备。坦克第 6 军首先强渡成功。该

军以 1 个摩托化旅利用木船和折叠舟强渡,在敌岸占领了登陆场。这时集团军工程兵在河上架设了两座舟桥,各坦克旅用舟桥渡河,随后,加强的步兵师渡河。该集团军的其他两个军由于强渡未成,随后也转到坦克第 6 军的渡

场上渡河。坦克第 3 集团军的全部兵力于战役第 9 天(4 月 24 日)的一昼夜内渡河完毕。

苏军在完成对柏林合围以后,除坦克第 4 集团军的坦克第 5 军展开在柏林西南以保障对外正面外,坦克第 4 集团军主力以及坦克第 1、2、3 集团军均参加了对柏林的攻坚战。

在对柏林的攻坚战斗中,坦克集团军和坦克军都不组成绵亘的进攻正面,而只沿几条平行街道的方向行动。机械化旅沿 3—4 条街道进攻;坦克旅

沿 1—2 条街道进攻。机械化旅一般派出强击队,强击队由加强有坦克、自行火炮、炮兵和工兵的摩托化步兵营组成。为了攻占较小的目标,强击队派出强击组,强击组由加强有 1—2 辆坦克或自行火炮、2—4 门火炮以及工兵和喷火器手的摩托化步兵排组成。坦克部队的强击组由 1 个坦克连、40—50 名

冲锋枪手、1 个工兵排、1 个炮兵连组成。强击队和强击组在夺取每一目标前, 均以炮兵的直接瞄准射击破坏德军的工事。坦克部队在攻坚战斗中每昼夜前进速度平均不到 2 公里。

在对柏林攻坚的过程中,坦克集团军虽然都受领了单独的进攻地带,但由于其本身步兵数量不足,坦克独立作战遭到很大损失,后来乌克兰第 1 方

面军不得不以 1 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的步兵加强坦克第 3 集团军,而白俄罗

斯第 1 方面军则于 5 月 2 日将坦克第 2 集团军从柏林撤出。

在柏林战役中,各坦克集团军在分割与合围德军防御集团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在战役第一阶段一直协同步兵逐次突破德军防御,未能充分发挥坦克兵的机动能力。战役第二阶段,4 个坦克集团军(欠 1 个军)直接参加对柏林的攻坚战,坦克损失很大。

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实施多路向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 月 27 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 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 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5 月 2 日,柏林卫戍区司令 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8 日,德军统帅部代表 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 93 个师,俘获德官兵约 48 万人,缴获火炮

8600 门,坦克和自行火炮 1500 余辆(门),飞机 4500 架。苏军损失 30.4

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 2156 辆(门),火炮 1220 门和飞机 527 架。柏林战役中,坦克发挥了重大作用,充分发挥坦克的火力和突击力是苏军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由于坦克战在希特勒的闪击战中,在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远东战场上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对世界各国的震惊极大,因此二战以后,坦克几乎在历次局部战争中都有使用,并有较好的表现,促使坦克战迅速发展。

坦克战的运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坦克性能的提高,因而各国一直把发展坦克的防护力、火力和机动力作为增强坦克战能力的基础和重点。二战结束以来,坦克已经发展了 3 至 5 代,目前,已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如:

T—80Y 坦克(俄罗斯产):乘员 3 人;战斗全重 46 吨;发动机功率 1250

马力;在公路上 70 公里/小时,普通地面 48 公里/小时;装备一门 125 毫米的滑膛炮、一挺机枪和一挺高射机枪。

艾布拉姆斯式坦克(美国产):乘员 4 人;战斗全重 63 吨;发动机功率

1500 马力;速度:在公路上 76 公里/小时,普通地面 48 公里/小时;装甲厚

度 500 毫米;装备一门 120 毫米滑膛炮和 3 挺机枪。

豹—2 式坦克(德国产):乘员 4 人;战斗全重 55.1 吨;速度:在公路

上 70 公里/小时,普通地面 40 公里/小时;装甲厚度 500 毫米;装备一门 120 毫米滑膛炮。

挑战者式坦克(英国产):乘员 4 人;战斗全重 62 吨;发动机功率 1200

马力;最快速度 56 公里/小时;装甲厚度 600 毫米;装备一门 120 毫米线膛炮和两挺机枪。

“勒克莱尔”式坦克(法国产):乘员 3 人;战斗全重 54 吨;发动机功

率 1500 马力;在公路上的速度为 75 公里/小时;装备一门 120 毫米滑膛炮, 还有一挺机枪和一挺高射机枪。

随着坦克性能的不断提高,坦克战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许多现代化的局部战争中,坦克作为地面主要突击力量大量使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次中东战争,双方投入坦克约 6000 辆,展开了激烈的坦克大会战,曾在一天内就展开 1800 辆坦克会战,实力战争史上所罕见。

1991 年初的海湾战争,交战双方投入坦克近 1 万辆,其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伊拉克坦克比多国部队坦克性能落后,且防护力较弱,因而在战争中损失坦克近 4000 辆,这也是伊军地面作战及至整个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第四次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高技术局部战争,反映了坦克战新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快速反应能力与高能量杀伤力合一的机电一体化趋势;二是立体化趋势,即坦克与武装直升机、卫星等联为一体,构成立体突击、立体防卫、立体机动力量。这些大大扩展了陆军火力与机动的范围和威力,进一步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