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日本哲学发展概况

中世纪是日本哲学的产生和形成时期。基于日本自身特有的经济基础, 日本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日本适应本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阶级斗争的需要,吸收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佛教,同日本原有的神道思想结合,逐渐形成了有日本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 5 世纪前后,汉字和儒家思想传入日本,6 世纪中叶佛教也经过朝鲜传入。它们对日本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有文字记载的哲学思想,最初出现在据传是圣德太子于 6 世纪末、7 世纪初写成的《维摩经义疏》等著作中。7 世纪初,圣德太子为了给革新政制准备思想条件,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朝)学习,直接引入了儒学和佛教思想。他颁发的《17 条宪法》的思想基础就是儒学和佛教教义。其中第 1 条的“以和为贵”和第 4 条

的“其治民之本,要在于礼”,都出自于儒学;第 2 条的“笃敬三宝,三宝

者佛、法、僧也”和第 10 条的“绝忿瞋”,都属于佛教思想;其余各条则多采用儒家经典及子史资料。儒家对于当时的日本起了很大的作用。古代天皇制度在建立过程中曾采取中国的法制,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7 世纪下半叶,儒学的影响特别显著。当时,日本政府已经把儒学看成是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而加以庇护。编纂于 8 世纪的《古事纪》和《日本书纪》也带有儒学的特色。这两本历史经典起了维护天皇制度的作用。

佛教经朝鲜传到日本以后,起初并非一种以教义为核心的宗教,而只是对佛像和佛经等的信仰和崇拜。贵族们曾经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日本政府当时认为佛能镇护国教,从而佛教思想占了优势。这时,日本原有的神道教虽然继续流传,但实际上处于佛教思想的指导之下。

到了奈良时代,佛教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加强了作为国教的地位。神道教和佛教这时开始在教理上调和、折衷,但是神道仍然被置于从属的地位。日本对佛经内容的认真研究,始于平安朝(8 世纪)。9 世纪初,名僧最澄和空海来中国(唐朝)留学,回日本后分别创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在日本确立和传播大乘佛教。日本的天台宗与中国的虽然名字相同,教义却有所区别。

日本的佛教哲学,也是建立在所谓“世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和“一念三千”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的。天台、真言两宗除被赋予“镇护国家” 的任务外,在当时日本人的生活中还作为世界观来看待。这时候佛教在日本获得了独立活动的地位。到 10 世纪,出现了关于净土观念的说教,佛教思想开始渗透到平民中间去,神道教和佛教的调和、结合也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