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隋唐时期儒、释、道的相互作用与合流

中国隋唐时期,儒、释、道互相影响,趋于合流。中国南北朝以来、儒、释、道鼎立。为了适应统一的封建王朝需要,隋代的哲学家王通(公元 584 年~617 年)提出了儒、释、道三教归一的理论,企图以儒学为主,调合释、道二教。佛教从南北朝发展到隋唐,进入全盛时期。道教则因唐王室自认为是李耳后代,得到大力提倡,也十分兴盛。这两种宗教为了更适应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在理论上便也越来越儒学化了。而儒家也不断地从佛教、道教那里吸取思想资料,因而使得孔孟之道具有了僧侣主义色彩,宗教把世界二重化,把尘世与天国对立起来;而儒、释、道合流,就是意味着要把两个世界统一起来。禅宗认为:“所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担水砍柴, 无非妙道”。他们以为天国就在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之中。李翱也说:“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他以为提倡礼乐,正是为了教人能过清静无欲的僧侣般的生活。但不论是哪一种说法,实际上都是把现实世界“出世间化”了。这一基本态度反映到哲学上,就是儒、道、释学者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论证虚静的精神本体为世界的第一原理。因此,隋唐时期,“有无(动静)”之辩继续成为论争的中心,而“心物” 之辩也越来越突出了。唐中叶以后,柳宗元、刘禹锡在气一元论基础上考察“有无”,“动静”关系,对魏晋以来的“力命”之争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

隋唐时期在伦理思想上,以弘扬儒家伦理规范为己任的哲学家,一面“攘斥佛老”,抨击佛教“弃而君臣,去而父子”,违背名教纲常,主张“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并提出道统说与佛、道相抗衡。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吸取佛教教义,肯定佛教去杀劝善的伦理学说有助教化,认为沙门主性善, 倡仁孝同封建纲常有默契之处。李翱不但吸取神学内容写成《复性书》,而且根据佛教的“渐悟”、“顿悟”的自我修炼法,提出了“灭情复性”的道德修养论。佛教为了求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也不断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吸取营养,修正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