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元时期的哲学

中国宋元时期的哲学以理学为特征。北宋以后,形成了广泛的新儒学运动。随着儒学批判和融合佛道思想的展开,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兴起, 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理学家们以儒家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吸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同以前的哲学相比,理学家所讨论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范畴有独特之处。在普遍讨论“形而上”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一类问题的同时, 也很重视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他们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多理学的基本范畴,如理气、道气、动静、两一、心性、性情、善恶、理欲、古今、理势、闻见、知行等,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

西欧中世纪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与之有某些类似之处的理与气的关系问题,则是宋代哲学探讨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理气范畴导源于宋初易学的发展,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图式,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他提出的“气”、“理”概念, 在后人的解释中被赋于新的含意。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 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以气的变化说明世界的万事万象,把气的运动变化所遵循的法则,称之为“理”。王安石以“元气”为体,以“冲气”为用,建立了元气体用论的学说。程颢、程颐继承并改造了先秦哲学中“理”的范畴,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 认为天地万物统一之“理”是宇宙的本原,“形而上”的“理”或“道”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把周敦颐的太极解释为“理”。他兼采张、程,以理为第一本体,以气为第二本体,认为“理在事先”,“理在物先”,在肯定理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性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心性关系问题,是宋元哲学讨论的又一重要问题,理学家们继承孟子的观点,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这一问题作了历时长久的探讨。张载首先提出了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人禀受这统一的性,叫做“天地之性”;人由于身体结构而形成的性,叫做“气质之性”。张载认为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

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外物引起的,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载又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认为心包括性与情;从一方面说,心包括性, 从另一方面说,性又是心的来源。

程颢也区别“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以为“天命之性”就是“理”。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他认为“性之有形者谓之心”,心是性的具体化;心有体用两个方面。朱熹继承张、程的学说,也把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不过他把二者的区别看作是理与气的不同。朱熹在心与性的关系问题上,认为心之“体”是性,心之“用” 是情;有理有气然后有心;心是人的知觉,“有知觉谓之心”;心的存在有待于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他否认心即理,认为心与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心中有性,性才是理,所以说心中含具万理,“理具于“心”。

知行关系,在宋元时期的哲学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所谓“知”,指认识; 所谓“行”,指行为。张载论知,分别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强调认识与道德的联系。程颐论求知方法,强调格物,认为只要研究了自己身心和天地万物之理,就能觉悟最高本原之理了。程颐着重讨论了知行关系,认为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心至”,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继程颐之后,也认为致知方法在于“即物而穷其理”,“一且豁然贯通”,就达到最高认识了。朱熹注意了知行关系,认为知在行先。陆九渊认为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过于烦琐,主张直接求理于心。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

在中国宋元哲学中,还提出了一个古今问题。朱熹和陈亮就曾关于三代与汉唐的历史评价问题展开论辩。朱熹推崇夏商周三代,卑视汉唐;陈亮则认为,“汉唐之君,本领非不宏大开阔,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朱熹尊古卑今,虽有宣扬历史退化观点之误,但在其中又含有批评现实政治的意义。陈亮倡历史进化说,但也对当时的政治腐败、世风日下感到不满,在“奉天”的口号下宣传“重民”思想。

中国隋唐和宋元时期的哲学与西欧中世纪哲学比较,相同之处在于,宗教哲学都在对哲学思想的吸收中发展繁荣起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曾占据重要地位,最后又走向衰微。不同之处在于,在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取得绝对统治地位,哲学上的斗争也基本上只是基督教的经院哲学内部的不同派别的争论。而在中国哲学发展的这段时期里,佛教哲学始终未能一统天下,哲学上的斗争既有佛教内部的宗派之争,又有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争论与会通,显得更为复杂。在争论的问题上,西欧中世纪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中国隋唐和宋元时期的哲学争论的中心问题可以说是心物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