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世界

在波爱修看来,上帝就是存在本身,上帝是形式。“神的实体是无质料的形式,因此是一,是其所是,而所有别的东西都不是其所是”。(波爱修:

《论三位一体》第 2 章)也就是说,上帝自身已包含了实在,万物是由上帝才获得其存在的。上帝是善,是完美。除上帝外,不可能设想有更善更完美的东西存在。万物的善和完美来自于上帝的善和完美,因而其善与美都是不完全的。世界的是从完美开始的,完美是原本,不完美是完美的摹本,因而又是完美的减弱。由此出发,波爱修追随奥古斯丁,否定了恶的现实存在。他认为恶是一种不完全,是由于人们将完全的善加以分离的结果。但是,波爱修抛弃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由意志的地位。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永恒的形式决定的,事物的特性不是来自

于质料,而是来自于形式,而形式无非就是上帝的理念,也就是神的预知。“预知是存在于世界之主那里的,安排一切的那个神的计划”。(波爱修:

《哲学的慰藉》第 4 卷第 6 章)不过,波爱修进一步把世界分作两个部分, 即无理性的世界和理性世界。在无理性的世界中,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决定作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该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因而,人的自由意志是判断的理性的一种功能,人的精神能够发现众多的可能性并从中进行选择。精神愈强,自由也就愈多。因此,自由不在于意志而在于意志的判断。

为了解决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波爱修进一步分析了上帝的永恒性。他认为,对于人来说,时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前后相继。但对于上帝来说,只存在永恒的现在。“永恒就是对无限的生命的整个的、同时的、完全的占有。”(波爱修:《哲学的慰藉》第 5 卷第 6 章)因此, 对上帝来说,不存在一种时间上在先的知晓,上帝在永恒的现在中俯瞰时间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上帝观察事物时,并不改变事物的过程。波爱修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