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性

作为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安瑟伦直接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主张理性服从信仰。他认为,上帝在我们身上创造了他的形象,但由于罪恶和恶习的蒙蔽,除了由上帝带来复兴、改革外,我们再也不能仰望上帝了。因此,没有上帝的启示和指示,我们就不能找到上帝。对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安瑟伦说:上帝是把理性交给信仰使唤的,人们决不求先去理解,然后再信仰, 而是先信仰然后去求理解。“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安瑟伦:《宣讲》第 1 章)他强调指出:基督徒应该由信仰进展到理性,并不是从理性出发达到信仰;当他不能够理解的时候,更不应该离开信仰。不过,安瑟伦并不简单地否弃理性的作用。相反,他认为:“当我们有了坚决的信仰时,对于我们所信仰的东西,不力求加以理解,乃是一种很大的懒惰。”(安瑟伦:《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第 1 卷第 2 章)“我们必须用理性去维护我们的信仰,

以反对不信上帝的人。”(《安瑟伦书信集》第 41 编,第 11 封)这样,信仰成了理解的前提、理解的范围、理解的目的。在他看来,经院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在坚决信仰教义的前提下,为教义提供可以理解的证明。不过,在为教义作理论上的论证过程中,理性的结论是否应当接受,必须以是否和圣经相符合,即以教权为标准;对于理性不能理解,即不能给于合理论证的教义, 就应当虔诚地崇敬信仰,求助于“天启”。安瑟伦从这种信仰高于理性、理性服从信仰的基本原则出发,力图给上帝的存在以及救世、三位一体、神的化身和人类赎罪等一整套教会信条以哲学的论证,从而确立了早期经院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因而他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不过,在安瑟伦的思想中,却蕴含了认识是有目的的、主动的活动以及理解属于一个更高层次这样的隐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