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宗教哲学

天台宗,因实际创始者智f (公元 538—591 年)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法华经》为其教义的主要根据,故又称“法华宗”。虽然该宗依《法华经》立教但也兼采《大涅槃经》与般若学观点。天台宗推尊印度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思为三祖,智f 为四祖。智f 又称智者大师,曾为慧思弟子。智f 的著作很多,多由其弟子灌顶据其演讲笔录整理而成,主要的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此三书为“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世居临海章安,故又称章安大师,后被天台宗人奉为五祖。

①智f 的止观论。天台宗的特点是能把南北朝不同风格的佛教学派的学说熔于一炉,建立自己独特的体系,以适应政治上统一的需要。原来北朝佛教比较注重“禅定”,讲究修养,南朝佛教则重“义理”,讲究理论,智慧。南北朝趋于统一,智f 提出“止观”学说,主张“定慧双修”,止(定)观

(慧)二者不能偏废。他说:“泥洹(新译作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爰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卷四十六)。这就融合了南北佛教。同时,天台宗还吸取了道教的某些东西。如慧思《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讲的“外丹”、“内丹”、“长寿五通仙”等,就是道教的语言, 而天台宗对政治的关心,又使教义带上儒学的色彩。“止观”学说后来也明显地影响了儒学。天台宗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趋势。

智f 的止观论是天台宗思想的代表。在智f 的止观论中,本体安置自己,成为“真心”或“心源”;本体把自己对立起来,于是“心”有“真心”, “妄心”的对立,最后,本体自己跟自己结合,即通过“止观”复归于“心源”。智f 先从分别名、色开始,把整个世界归结为两个基本的范畴——“名” 与“色”。他说:“当知名、色即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根本,能生一切法,普摄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若诸大圣分别说一切法门,皆曰名色而分别之,无有一法出于名色。”(《法界次第观门》,《大正藏》卷四十六)所谓名,就是“心意识”。所谓色,指存在着的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有形

质碍之法名为色,色有十四种,所谓四大、五根、五尘。此之十四,并是色法也”。四大是地、水、火、风。五根是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五尘是此五种感官的对象:色、声、香、味、触。五根、五尘都是由四大组合而成的,如说眼、耳、鼻、舌、身是“四大造色”。在智f 看来,这十四种色法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依存于主观的意识(名)的,是意识的产物和变现。但在智f 认为,所有的名和色都不是实在的,而是一种虚幻的假象,它们的本源是绝对的空寂的本体,这个本体离名绝相(不可言说,没有形象),这个作为名、色的本源的绝对的空寂的本体,智f 认为就是“心”。他说:“一切诸法,虽复无量,然穷其本源,莫不皆从心意识造。”(《释摩呵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味》、《大正藏》卷四十六)“一切诸法,皆由心生。”(《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f 把一切法(事事物物)归结为名、色而又把一切法或名、色的本源归结为作为本体的“心”。这个超越名、色的绝对的本体被称为“心”,“心”的“实相”。因此,为了达到本体,只有通过心意识,而由心意识达到本体,也就是“心”向它本源的复归,也就是本体自己和自己相结合。这种复归和结合的宗教修炼,在天台宗的教义中叫做“止观”。

天台宗的止观论最后归结为“一心三观”或“三谛圆融”的中心教义, 这就是它通过“止观”即在禅定中进行内省或反思的方法而获得的道理,也就是它在“心物”之辩和“有无”之辩上的哲学主张。所谓“一心三观”, 是从认识主体来说的;所谓“三谛圆融”,是从认识对象来说的。二者讲的是一回事。在智f 看来,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有自性,这就是“空观”、“真谛”;诸法虽“空”,却又“因缘”凑合而显现为“假有”,这就是“假观”、“俗谛”;“空”即“假”,“假”即“空”,不执“空”、“假”,

亦不离“空”、“假”,“假”即“空”,不执“空”、“假”,亦不离“空”、“假”,本体与现象合一,这就是“中道”。天台宗以为,“一心”在同一时间观照得“空”、“假”、“中”三种实相,相即不离,无有先后,所以说它们“圆融”;“三谛”是精神本体的属性,是人们天生就具有的;通过“止观”来获得“三谛圆融”的道理,并不是分阶段“渐修”,也不是凭主观“造作”,而是破除迷惑,唤醒“天然之性德”。

智f 还主张用“显性”的方法来说明“三谛”统一于心体(佛体),即提出“一念三千”。所谓“一念三千”,是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种种差别不过是一念偶动出现的三千诸种事物。智f 说:“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上)一法界即有十法界,十法界互具而显现为百法界。一界又有“十如是”,“还有众生”、“国土”、“五阴”三种世间,“十如是”和三种“世间”互具, 而为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和三十种世间互具,而有三千世界。此三千世界纷然杂陈,仍在一念之中。三千世界是由一心的活动而发生的。

②湛然的“无情有性”论。从智f 的“止观论”中可以发现一个问题, 即现实世界是虚幻的,那么它和“真如(宇宙本体、心、极乐世界)”有没有联系呢?照他的理论,两者应该是对立的,而这样就会阻塞人们通向“天国”的道路,于是他的后传弟子湛然(711—782 年)提出了“无情有性”(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有佛性)的宗教世界观,来解决上述的问题。他宣扬连没有生命的东西,如草木砖石都有佛性,都能进入“天国”,当然人人都可以进入“天国”了。关于佛性问题,当时除法相宗坚持“五种姓”说,承认有无佛性者外,大多数宗派都继承竺道生的“众生皆有佛性”理论。湛然则把佛性论发展到了极端,写了《金刚碑》,以为不仅人人可以成佛,而且无情之物也具有佛性。因为“一念三千”是把一切有情、无情都包括在三千世间之内的,所以有情、无情都是心体的显现,是平等的。湛然说:“一尘一心, 即一切生佛之心性。”也就是说,每一对象,不论有情无情,都具有佛性。湛然认为,“真如佛性”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体现; “真如佛性”随着不同条件而显现为各种事物,但都有“真如佛性”则是无疑的,这种看法是出自最圆满的佛教,认为木石无佛性,则不是佛教中的上乘。湛然的“无情有性”说,一方面增强了“真如佛性”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它的神圣性和超越性,这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学说的不可克服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