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宗教哲学

禅宗是隋唐时期在中国形成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分南宗和北宗两大派。这里说的禅宗主要指南宗。创立南宗的是与法藏同时的慧能(638—713 年)。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禅学相异,而且和印度原来的佛教以及后来中国其他各个佛教宗派都有所不同,是世界佛教史上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改革。禅宗的根本主张就是不立文字,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也就是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注重净性,强调自悟,就是慧能一派禅宗成佛学说的理论基础。

①慧能的见性成佛。慧能的所谓“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佛性,二是世界观。

慧能主张“自心是佛”,“本性是佛”,每个人自己的灵明鉴觉就是佛性。关于心性关系,慧能认为:“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 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他把“心” 比作一块土地,而佛性则是这块土地上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佛性是人的精神的本质和身心的主宰。佛性即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属于每个人的本心,心性相通,佛性为人人所普遍具有。所以,慧能认为,人人本有真如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为佛。由此慧能又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迷、悟,即对佛性是觉悟还是不觉悟,是凡(众生) 圣(佛)的唯一区别。人人都能成佛,成佛不是另有佛身,而是自性就是佛。

慧能不仅说人心具有佛性,是成佛的基础,而且认为人心也是客观世界的基础,宇宙万物都是本心的产物。据说慧能在广州法性寺时,看到两个和尚在争论“风吹幡动”的问题。一个和尚说是风动,另一个和尚说是幡动, 两人争论不休。慧能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坛经·行由品》)。在《坛经·般若品》中,他把世界看作一个大虚空,也把人心看作一个大虚空,说:“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

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万法在诸人性中”。

②慧能的顿悟成佛。慧能在论述成佛问题时说:“我于忍(五祖弘忍) 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悟),顿见真如本性。⋯⋯令学道者顿伍(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大正藏》卷四十八)佛性就是恒常清净的真如本性,佛性也就是本心,一旦认识本心(本性),就是顿悟,也即由“迷”转“悟”。既然人人都具有成佛的本性,人性就是佛性。人性就是佛性,为什么又有佛性和众生的区别呢?慧能说:“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坛经·疑问品》)这里所说的“迷”和“悟”, 是就对自己心中固有的佛性是否唤醒而言。慧能认为,只要人们唤醒了自心中的佛性,就立即进入了“佛国”、“净土”。

慧能认为,由“迷”转“悟”,是一下子实现的,是忽然悟解心开,“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即所谓“顿悟”。相传慧能的同门神秀把佛理归纳为以下的四句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坛经·行由品》)。慧能针对这种逐渐修行的佛教学说,提出他的顿悟主张。慧能也提出一首著名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在慧能看来,象神秀那样,“时时勤拂拭”,还不是“心不取诸法”,还不识“本来无一物”的道理。他以为, 自性本自清净,本一切具足,一旦彻悟,便“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他也并非不要修行,不要旁人指点,而是以为本性是佛,不假外求,“若起正直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坛经·般若品》)

禅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李翱的《复性书》,可谓禅影响儒的产物。宋、元、明时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理学唯心主义代表人物,虽然都反对佛教,但是他们的思想都受佛教包括禅宗的影响。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脱胎于禅宗的顿悟说。王守仁宣扬的“心外无物”是禅宗“心性生万物”思想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