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路西德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伊本·路西德(1126—1198 年)是著名的阿拉伯中世纪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和法学家,拉丁名阿威罗伊,出生于伊斯兰教徒统治的西班牙的科尔多瓦。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学过法学、医学、教义学等。1153 年在马拉库什结识了伊本·图斐利。1169 年后曾任塞维尔和科尔多瓦等地的法官。1182 年,伊本·图斐利推荐他继任阿尔莫哈德王朝宫廷御医。1195 年,因统治者认为他的著作有异端倾向而被放逐,著作亦被焚毁。伊本·路西德是阿拉伯哲学里的亚里士多德学派当中最彻底、最典型的一个。他本人非常崇拜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把它说成是最高的真理,人类理解力所能达到的极限。他声称自己以保护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受任何歪曲为己任,因此他的主要哲学著作都是各种形式的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提要、注释和论疏。伊本·路西德的著作被翻译成拉丁文在西欧出版,对西欧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出发,伊本·路西德认为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但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他坚决反对世界是真主从“无”中创造出来的神学教条,竭力从理论上排除可能导致这一公式的各种途径。他认为真主只是在“顺序”上先于世界,而不是在时间上先于世界;真主只是给了世界以“第一次推动”,而不是创造了世界,更不是在不断地创造着世界。在他看来,物质是永恒的,过去和将来都是这样,它是不可创造的和不可毁灭的, 它所有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形态。原初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在原初物质本身就包含着潜在的形式和运动变化的“可能性”,运动就是物质的潜在形式变成现实形式、处于可能状态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实现物质与形式的统一。运动和物质一样是永恒的,统治自然界的是严格的必然性,整个自然界都按照自己的必然性合乎规律地存在着和运动着。真主的神意不直接干涉事物,自然界没有奇迹,也不存在真主的启示,所以祷告是不需要的和无用的, 人应当依靠自己的积极性,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

伊本·路西德以亚里士多德把理性分为消极理性和积极理性为根据,把理性分为普遍理性和个别理性,他认为普遍理性是永恒的,是人类生活得以延续的表现,但个别理性是暂时的,与个体一同存在。由此出发,他否认个人灵魂不死、死后复活、来世报应等说法;斥责奇迹和宗教暴政;认为人除

了在这个世界上所能得到的幸福,没有任何别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不是神秘的出神状态和死者复活后的赏赐,而是通过科学对真理的认识。

伊本·路西德也是“双重真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理性和天启是不相冲突的,哲学和宗教归根结底导致同一个真理,只不过二者各有自己的认识范围而已。哲学是通过纯粹的思辨来理解真理,是供少数人理解的, 而宗教的基础是真主的启示,因此宗教的真理具有象征性和寓意的形式,宗教是为大多数人所创立的,是群众在习惯下形成的。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意见可能会发生矛盾,从科学的观点看来是真理的东西,从神学的观点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东西,反之亦然。因此,一个作者在其哲学著作中可能推翻他在神学著作中的主张,反之,他也可能在其神学著作中否定他在哲学著作中的主张,这是由于各自的认识范围不同。因而,真正的宗教并不反对哲学研究,真正的哲学也不反对宗教,只是排斥宗教对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干扰。

伊本·路西德的许多基本观点,如世界的永恒性、个体灵魂随肉体而死亡、科学哲学知识的独立性和真理性等等,都是同天主教正统信仰不相容的,也是天主教长期独占统治下的西欧人闻所未闻的。因此,他的学说一传入西欧,就给予西欧哲学以重大影响。正统经院哲学家把他的学说视为最危险的异端邪说,力图禁止他的著作流传,同时又模仿他的注释式的著作方式和思辨式的论证方法,用以系统地论证天主教神学。而经院哲学内部的反对派则力图通过伊本·路西德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并以此去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甚至有人把他的著作改头换面,作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科书。伊本·路西德的思想的传入,在当时的西欧形成了一股“阿威罗伊主义”思潮(阿威罗伊是伊本·路西德拉丁文的误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