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宇宙论和人性说

  1. 周敦颐的宇宙论

周敦颐(公元 1016 年—1073 年),北宋哲学家,因长期在庐山濂溪书院讲学,其学派被后人称为“濂学”。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是《太极图说》, 朱熹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周敦颐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的哲学范畴,都成为宋明理学共同探讨的基本哲学范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依据《易传》、《中庸》和韩愈《原道》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把陈抟的《无极图》改变成为论证世界本体及其形成发展的图式——《太极图》,即改造成为儒者讲宇宙论的图式。周敦颐解释说:“无极而太极。太极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为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两仪)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太极图说》)

周敦颐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所谓“天极而太极”,并不是说太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而是说太极无形无象,不可言说,不是真有一个“极”, 所以叫做无极。周敦颐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他的宇宙形成论:自天生有,太极生阴阳,阴阳分立而形成天地,阴阳变化,结合而产生五行,二气五行互相作用而化生万物,变化无穷。同时,他说:“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为分”。(《通书·理性命》)认为五行各殊其性,统一于阴阳, 而阴阳的本原则是同一“太极”,所以万物是统一的,而“一”为万物所分有。

对于世界万物运动的源泉,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图说》)周敦颐又在《通书》解释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 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周敦颐所说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神”,就是“太极”。在周敦颐看来, “神”(即“太极”)的动静,是和物的动静不同的。“神”的动静,不是物质的机械的动静,物质动只是动,静只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这就是所谓“物则不通”。神是超动静的,可是它是万物运动的推动者,万物之所以能运动,不是万物自己的力量而是由于神的推动,所以他说“神妙万物”,就是说,神使万物发生变化。当然,周敦颐所说的“神”,即“太极”, 不是宗教的神或上帝的概念,而是指精神性的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