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派

中观派的理论奠基人是龙树(约公元 150—250 年)和提婆(公元 170

—270 年)。龙树把他的最高真理或实在称之为空,空是不可用言语或概念认识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及我们的认识,甚至包括佛陀本身在内等等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因缘),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

(假名),它们本身并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只有排除了执着这种“名相”的偏见,才能达到真理或空。

继龙树、提婆之后,公元 6 世纪佛护(公元 470—540 年)作《根本中

论注》、清辨(公元 500—570 年)作《般若灯论释》,他们对龙树的空观与论证的方法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因而中观派分成为应成派(归谬论法派, 必过空性派和自续派(独立论证派、自意立宗派)。应成派的后继者有月称

(公元 600—650 年)寂天(公元 650—700 年)等人。月称著有《净明句论》, 寂天著有《大乘集菩萨学论》、《菩提行纪》。他们进一步发挥了龙树、佛护一系的“以破显空”的思想,此派至 11 世纪初的波罗祗那伽罗摩底(公

元 950—1030 年)后在印度中断。

中观派的最主要的哲学范畴是“空”。中观派认为,“空”不是象数学上所称的“零”,“空无”或“缺除”,而是意谓着“不可描述的”,即不可用言语描述或用概念认识的实在。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无),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只有排除了这种因缘或关系,亦即破除了执着名相的“边见”,才能达到最高的真理,达到空或中道。龙树曾给“空”, 即中观派的最高真理或实在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自知不随他(缘—引译者),寂静,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没有差别性,这就是实在的本质。”这个最高实在也被他概括为:“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转引自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 228 页,商务印书馆,)公

元六世纪,由于佛护和清辨对空性和论证空的方法上有分歧,至使中观派又分成两派:应成派,也称归谬论法派;自续派,也称独立论证法派。应成派的佛护、月称、护法、寂天等坚持龙树,提婆所主张“破而不立”的传统, 认为空是“是遮非表”,“是遮”是要从各个方面指摘论敌所说的矛盾性, 证明对方所说不能成立,从而否定一切实有自性,“非表”是指不提出自己正面的、积极的主张,不肯定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 “有”要排除,而且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但自续派的清辨等持不同的意见,认为对空性要用因明的推理形式(比量)积极地加以表述,空不是意谓着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禅思中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清辨的后继者寂护把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个派别结合了起来,他坚持清辨独立论证的路线,并采取法称因明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证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识的显现,但从终极(胜义)意义上看则不过是一种“寂灭戏论”,最高真理是“毕竟空”。

中观派在论证“空”的同时,还提出了:谛说和“八不”等哲学观点。当时其它宗教哲学派别对中观派的“空”提出这样的指责:如果一切皆空, 那就不能有生活的规范和认识的原则,也不可能有佛法、四谛以及善恶、果报等等。对此,中观派以二谛说来回答:佛是用二谛为不同根底的人说法的, 为那些覆盖无明的凡夫说俗谛。俗谛说有世界和众生,真谛则说没有世界和众生。如果不能区别真谛和俗谛,也就没有理解佛法的真义。而所谓“八不”, 是中观派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排除关系,破除名相而提出的。“八不”就是不生、不灭(从实体方面说),不常、不断(从时间方面说)。不一、不异(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去(从运动方面说)。在他们看来, 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范畴是一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认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在这些范畴上一一冠以不字并加以否定,那就证明了我们主观上的一切认识以及整个客观世界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亦即非真实的存在,从而也就显示了绝对的实在或空性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