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这在教育史上一直是众说纷坛,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传统派的学生观

认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决定性的因素,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把学生的头脑看成是“容器”、“口袋”,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往里填塞。赫尔巴特是持这种观点的重要代表,他说:“在教育的其他任何职能中,学生是直接在教师的心目中,作为教师必须在他身上工作的人,学生对教师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 50 年代苏联凯洛夫《教育学》,也认为课堂教学永远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说“教师逐步提出来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来说,具有法律的性质。”这些观点虽强调了社会的需要和教师的作用,但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学生观也被称作“外塑论”或“教师中心论”。

(二)进步派的学生观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认为教育过程是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强调了个体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他说:“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他们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师放在辅助的地位,抹煞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学生观也被称为“内生论”或“儿童中心论”。

这两种观点虽都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都未能全面认识到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本质属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学生是人,具有思想情感、智慧才能和主观能动性;虽一方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得到成人的关怀,来完成学习和发展的任务。正确的学生观是既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主体的能动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