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生性别和教师行为

已经发现美国教师,特别是学龄前的和小学的教师也像美国学生一样, 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布罗菲和埃弗森(Evertson,1981)最近研究的数据表明,教师认为女生成绩比男生优良,她们能较长时间坚持学习,比较安静, 也比较细心;她们比男生成熟,比较开朗,比较容易开异;她们和教师保持比较经常的视线接触,和教师比较合作。这些发现与另一些研究结果相符, 即教师常把男生看成是“问题学生”,攻击性强,不受约束的“班上小丑”。教师在与性别相关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方面总是低估男生的智力和能力,却过高估计女生。

尽管有相当多的迹象表明教师对女生评价更高,但也发现教师总是期望成绩优秀的男生在成年时超过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也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拘性别均是比较“男性化的”(例如自尊心强、有主见、有抱负);而成绩低下的学生,不分性别均是比较“女性化的”(例如心地善良、敏感、关怀别人)。在学生的成绩和行为所控的条件下,教师预言,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大学里“男性化”学生的成绩往往比“女性化”学生的成绩要好。这是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学教师研究得出的结论。

到目前为止,探讨教师与性别相关的知觉、期望和教师对待男女学生方法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很少。某些对美国学龄前学校和小学师生间关系的观察研究揭示出,教师通常比较注意男生。教师与男学生的接触,与女生的相比属管理性的更多。与女生比较可以发现,教师经常会因纪律问题严厉处分男生,指责他们的行为,向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导主任,反映他们的纪律情况。

对教师的表扬和师生之间教学上接触的研究结果,比起涉及教师的注意和指责的研究结果来说,二者不那么一致。虽然,整个在校阶段,美国女生平均分数比男生高这一点已很清楚,但是否也同样得到更多的教师的其他形式赞许,则还不清楚。一些研究表明,女生得到的表扬和教学接触多于男生, 但另外一些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之所以存在这样的矛盾,可能部分是因为不同的研究工作者所观察的课程内容不同之故。莱因哈特等人(Leinhardt et al.1970)认为这完全可能,她们发现所研究的二年级教师在上阅读课时, 对女生的学术性接触多于男生,而上数学课时,则对女生辅导较少。

即使莱因哈特和她的同事所研究的学生,最初并没有发现在能力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她们发现期末阅读课的成绩中,女生得分大大高于男生。

这一发现说明,教师对男女生采取不同的对待,但会导致不同的成绩。不过, 莱因哈特等人发现,数学期末成绩,男女生并没有什么差异。然而这后一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就否定前一种主张,即教师对待学生不同,便会使学生成绩有高有低,因为教师可能用一年多的时间以他们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对教师行为的理解也会影响他们的考试分数,最近有一些研究发现, 学生并不总是理解或赞同教师行为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