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素质”主客体关系模式
教学主客体理论研究,主要是为了正确认识和科学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地位与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从而达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实践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处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都是推动教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主体指导作用,学生则发挥着主体核心作用。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师生共同奋斗的一致目标。因此,学生身心素质自然也就了教学活动的客体。教学主体师生通过对教学客体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和完善,实现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教学客体学生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反过来又要求教学主体师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在教学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中不断得到提高。我把这一理论体系概括为“动力素质说”。这一学说克服了以往各种教学主客体理论学说的片面性,正确地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地位与作用,科学地阐明了教学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教学主客体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