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归因评价。

如果说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中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外因的话,那么,归因评价便是左右学生教学过程主动参与度的重要内因之一了。

自己的学习为什么能够成功?成绩若上不去则根了何在?研究表明,对中小学生来说,不外乎是用能力、勤奋、作业的难度及机遇等归因来解释其学习成效的。在这里,能力、勤奋等归因是内在的,为学生自己所控制的; 另二者则是外在的,为他人,尤其是教师所控制的。一般而言,那些成绩居中上水平的学生本来就有较强的自信心,而在分析学业成绩的因果关系时, 又往往趋向于把成绩的获得归结于内在因子,即自己的能力和勤奋,把成绩的有时欠佳归因于外在因子,如机遇运气等,从而的来将进一步强化其自信心,加强其数学中的主体意识。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中下者却相反,他们常常趋向于将自己学习上的有时成功归结于外在因子,如机遇运气或教师对己所问“想必较他人容易”等;而将其学习上不时失意归之于内在因素的作用——天赋不足,勤而无用。追求成功、避免失败是学生的共同心理。因此,当成绩中下游者的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其自信心便更为不足,避免失意欲则更为强烈,从而大大抑制其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