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代表着一个人在广泛的学习和社会情境中经常反映出来的在感知、记忆和思考模式上的特定类型。虽然这带有一种连续性,而且通常以普遍行为倾向而不是以特殊行为来标明这种差异,但是往往用对立的极端来说明认知方式(现场依赖性和现场独立性,反省的和冲动的)。

例如具有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对情况能多加分析,往往把现场的部分当作现场的各个不相关的部分来理解;具有现场依赖性认知方式的人,则在一种更加综合的情况下去体会所处的环境,他们更易为现场所包含的总情况或现场的主要组织所影响(威特金等人 Witkin etal.,1977)。

已揭示出在学习中以及师生相互作用中,与上两种认知方式有关的不同类型。有现场依赖性认知方式的学生,比有现场独立性的更加注意学习环境的社会方面,对社会暗示会作出更快的反应,更多依赖外界事物,而且更易受批评的影响。有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学生,则对含有自然内容的资料反应较好,能迅速学会未经构造或组织的资料;而有现依赖性认知方式的学生,

却对社会内容反应较好,最善于学习经构造或组织起来的资料,他们需要别人为他们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明确的结果。这两种类型的认知方式意味着,在不同课堂背景下可以预料有不同的课堂行为,但是这些差异迄今在观察研究中尚未发现。

已经开始调查师生认知方式一致(或不一致)的后果。有现场依赖性认知方式的教师,喜欢采用的教学法经已证明完全不同于有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教师。前一类教师喜欢和学生讨论产生相互作用的这样一种教学气氛, 而后一类教师则更多使用报告式或发现式的教学法。已有证据表明,认知方式和教师相似的学生,比起那些认知方式和教师迥异的学生来说,对教师有更大的人际吸引力。人们认为,这种正面吸引作用反映出对交际方式的共同兴趣的相似性(威特金等人,1977)。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能表现这类相互作用的特殊课堂行为。

虽然认为师生一致的认知方式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积极结果,不过每一类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有另外一种学习方式的学生。例如,有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的教师采用更明确的矫正性反债,大概对需要结构教学的具有现场依赖性认知方式的学生有好处;而具有现场依赖性认知方式的教师强调结构少的讨论方法,也许并不太适合他们。尽管有些证据说明教师具有现场独立性认知方式时,学生可能基本技能方面成绩较好,但是至今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实成绩结果与师生间一致的或不一致的认知方式有关(萨拉乔和戴顿 Saracho and Dayton, 1980)。

一些知道他们自己的和学生的认知方式,并对认知方式的教育含义很敏感的教师,显然会采用使学生在自我概念和态度方面学习得益的方法来改进教学,但还不能识别那些促成收益的师生课堂行为是什么(多布勒和艾克Doebler andEicke,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