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文传统。
儿童是社会的儿童,不可能自我隔离于社会之外。因此,社会存在的种种因素、尤其是人文传统方面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他们的心理面貌、主体意识。心理学家哈维斯特等人对此作过大量的研究分析,结果便发现,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即
①能自我管理的人;
②能适应(环境和周围人)的人;
③顺从的人;
④违抗的人;
⑤不能适应的人。
这些人中谁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从而获得心理满足?前面三种人特别是第三种人,而后两种人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种情况反映在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上,便表现为一条不成文的量人准则——好学生的标志之一就是安分守己,而生性“好动”、课堂上爱动“怪脑筋”、“扰乱”预定教程者则只能引人恼怒。
正是这种社会因子的恒常作用和课堂评价的不断强化,使得许多中小学生抛却了其本有的“动动”本能,师去亦云,求同可以而求异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