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师行为和男女生行为之间的关系
由于缺乏教师行为给学生以直接的、深刻的影响,使男女生行为各异, 学习成绩参差不齐,所以有的研究工作者(例如布罗菲和埃弗森,1981)认为,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教师相对地起不了多大作用。依照他们的见解,决定教师对男女孩子行为的因素不是老一套的性别观念,也不是教师的偏见,却是学生表现出来的与性别相关的不同兴趣和行为。教师平常多申斥男生,那是因为男生常做错事,教师在阅读课上多教女生,那是因为女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比男生浓厚,等等。
在教师期望影响教师行为的范围内,教师的期望很少与性别角色有关, 而是多与造就“好学生”的想法有关。现有大量证据表明,美国学龄前教师和小学教师认为“好”学生,是指那些优秀的、依赖性强、循规蹈矩的、遵守纪律的、对学校种种活动均感兴趣的学生。女生之所以得到教师好评,正是因为女生的兴趣及其一举一动与男孩子的相比,都与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形象更相符。如上所述,中学教师趋向于用更加男性化的措辞去形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许这种变化便是男生在青春中期开始胜过女生的理由,但支持这样推测的资料还很少。
有大量证拓表明,即使很小的儿童便有一定的不易改变的兴趣;男孩子有他们一套活动方式,女孩子也有她们的一套活动方式。已经发现,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加强对学龄前男童,而不是女童的教育,使男女儿童,不分性别, 都有像女性一样的行为,从而得到教师的注意和嘉许。另外一些研究发现, 只要教师认为孩子能守秩序,遵守纪律,便根本不考虑其性别,会更多地表扬和鼓励他们。有的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所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与学生性别相比,受学生的能力、成绩和阅读课上的表现的影响更大。这就进一步证明, 教师对学生优良特性的赞同是多么重要。
并非所有的证据都支持这样的假设,即教师集中精力处理学生个别差异及男女生的学生角色社会化时,他们往往不会去考虑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博塞特(Bossert,1981)认为,(美国)研究工作者过分重视语言反馈是师生互相作用的主要标志,这使他们忽视教师用来传递性别角色信息的其他种种方法。博塞特特别强调课堂机会结构,这可使女生起不了某些特定作用,而男生又不能起其他一些作用,因而形成了一种隐蔽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德拉蒙特(Delamont,1980)根据她们对英国四所学校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指出,教师把性别之间的竞争和区别对待作为他们教室管理策略的组成部分;还指出在教学中把男女生分离和极化的方法,以及教师在性别非正式社会化中对不同性别区别对待方法。她认为,学生带着关于男女孩的种种固定观念到学校来,而且常常按性别把他们自己分隔开来。但是她坚定地认为,教师不仅仅在加强已有的行为和爱好,而且还积极地用传统性别角色去影响男女生。
虽然德拉蒙特注意到,她所观察到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一项很不慎重的教育政策,但在女孩受教育机会比男孩少的一些国家里确实采取了这类政策。在全世界,男生往往能得到机会去学那些可以找到职业,有工资收入的学科领域,而女孩这种可能性便少得多了(芬恩等人,1980)。
决定教师对传统的性别角色起积极的社会化活动家的作用,还是起强化男女学生已有行为和兴趣的作用的条件,至今还很少有人进行研究。也没有很多的证据支持这一似乎有理的说法,即教师的行为和男女生毕业生的成绩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不过,最近有许多文献呼吁教师不要再起着那样的作用,相反地要负起摧毁传统的性别偏见的责任。由于儿童把与性别有关的兴趣带到课堂上来,而其他同学又支持这些兴趣,在课程教材和大众传播媒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性别角色,在非传统的研究和使用领域中又缺少同性别角色模式,而师生、行政管理人员对为改变性别角色而设计的课程又有阻力, 那很清楚,教师和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花很大努力,才能突破老一套的性别观念,为男女儿童增加机会并取得平等的结果。(许维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