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不是爱吃苦不是苦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作为社会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要让像财富一样 埋藏在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付出勤奋的努力。有的人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有的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有的人可以努力一时,但不能持久。他们最终只能羡慕那些“得到充分发展” 的人,因为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奋斗无可替代,无可取巧,任何人想要有所作为,自强不息是一个重要因素。

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的陈章良总结自己成功的主要因素为:“幸运、能吃苦、能抓住机会。”他说:“我在非常贫寒的家庭里长大,五六岁就跟父亲一起出海捕鱼。我从不怕吃苦。我觉得, 做人就要像个做人的样子。我常对自己说的话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想出成果,什么苦都得吃。”

仔细了解那些有所作为的人,他们的沉重比潇洒多,汗水比荣誉多。这是一条普通的规律。然而,这个基本道理很多人还不明白。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早就作过总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就是说,以吃苦为代价才 会换取“降大任”的报偿。反之,舒舒服服地享福,在溺爱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么天降的不是“大任”,可能降点别的什么。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健全的孩子成为一个智力残疾的人。山东一个 29 岁的姑娘永梅,长得眉清目秀,可惜她只有八九岁孩子的智力。这不是因为她是弱智或有什么精神障碍,完全是由于母亲对她的溺爱造成的。

8 岁前永梅还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她读小学一年级时,一次放学去找爸

爸迷了路。她的父母简直快急疯了。他们是结婚 4 年才有的这孩子。当时孩

子的父亲已经 38 岁。两口子视宝贝女儿如命根子一般,从小就对她十分娇惯宠爱。那天晚上父母在路边找到丢失的孩子时,母亲抱着女儿边哭边抱怨自己没有把孩子照看好。从那以后,母亲不让永梅再离家外出,也不让她上学了。

8 岁的永梅便断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后来她母亲也辞职了,专门在家伺候女儿。孩子完全是不操任何心,只管享清福,一切家务都由母亲代劳。没有劳动锻炼,没有文化知识,没有与社会及人的交往经历,悲剧就这样酿成了。当永梅长到 29 岁,她的智力、思想、能力、表情仍停留在儿童时代,只会坐在床上玩玩具、唱童谣。

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谁都会认为这位母亲太愚昧了,耽误了孩子的一生。然而,这类愚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只不过没有这么极端罢了。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及老人的掌上明珠,孩子在溺爱中或多或少都失去了一些应有的能力。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吃点苦,就说:“这孩子真可怜!”其实可怜的是父母,让孩子将来丧失生活的本领,还把“害”当“爱”呢!

溺爱是一种剥夺,剥夺了青少年的发展权和参与权,使青少年的大脑和手脚被禁锢起来,慢慢丧失应有的功能;溺爱是一种愚蠢,下的功夫越大越事与愿违,操心费力不讨好;溺爱是一种罪孽,制造无能或残疾而留下生命的遗憾,殊不知智力与能力的残疾比身体的残疾更可怕。

中国古代就有类似的故事。《庄子·至乐》中讲了一个鲁王养鸟的笑话: 鲁王宠爱一只从未见过的海鸟,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宴席款待鸟吃。可是海鸟体会不到国王的爱护和尊重,只吓得神魂颠倒, 一片肉不敢吃,一滴水不敢沾,只 3 天就死了。

这类“优待”变成“虐待”的事,其实也发生在我们身边。

据 1996 年《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提供的调查结果,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中,溺爱型的比重最大,占 14.7%,即 6,630 多万独生子女家庭中有近 1 千万个家庭,把溺爱当作爱。这些家庭的共同特点是,孩子在家里是最重要的成员;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孩子的吃穿超过父母;只要学习好,孩子的一切都由大人包了;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而迁就他们,即有中国的“小皇帝”一说。这样的环境怎能让孩子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发挥出来呢?

作为子女过多地依赖父母或接受父母的代劳,是成长中一种很大的损失。试想,如果你是永梅,应该怎样做?因噎废食当然是大错,享受现成肯定不可取,也不能一概听从父母的安排。不过,永梅那样的父母绝对是个别的,而大多数父母都有溺爱的毛病。怎样消除他们这个毛病带来的副作用呢? 时时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是否和自己的年龄相符,如果上中学了,还爱跟父母大哭大闹,还不会做简单的饭菜,还一概不懂待人处事⋯⋯那恐怕就是走的永梅的路,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让我们看看同龄的同住一个学生宿舍的几个大学生的不同表现:小李把所有的脏衣服都在周末时拿回家,由她妈帮忙处理,回校时带一堆吃的用的; 小周从来都是在校把衣服洗干净,回家只带几本书或顺便给家里买一点附近菜园的新鲜蔬菜;小梁的床铺又脏又乱,箱子里一堆袜子,要穿时竟找不到一双配对的;小董不仅自己的东西干净整齐有条不紊,还经常主动在宿舍扫地擦桌子;小林脾气怪爱生气,老怀疑别人跟她过不去;小王是乐天派,在哪儿都有一帮同学围着她⋯⋯寻找这些差异的根源,重要的一条就是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或缺少了某些锻炼。

发现自己的差距,补上落下的“课”,从此一生受益。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生命的集子,上面记录着你的经历。每次成功、每次失败、每次磨难、每次感悟,一件件、一桩桩积累起来,生命的集子越积越厚,那就是你的财富。人活在世上,生命的集子各有不同,有的薄,有的厚,有的丰富多彩, 有的空洞无物,有的充实而向上,有的空虚而下滑。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写过一部小说《海狼》,描写了一个曾受宠爱的公子哥在海上遇难的故事。他被一艘海盗船救起,从此犹如进了地狱。船长叫海狼。他受到海狼各种各样的虐待,干水手中最苦最累的活。他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公子哥到学会了驾驶、看天气等等。海狼暴病而死,他控制了船, 重新回到人间。他由此练就了精神,学会了生存,懂得了人生,最终明白了: 要用自己的脚站在大地上,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扎扎实实地生活。

北京大学有个叫孟华的,是研究中法比较文学很有建树的教授。她对海狼的故事颇有感受。因为她本人能被破格提升为教授,被授予法国棕榈叶学

术骑士勋章,并被北大评为跨世纪人才,就是一个生动的吃苦的故事。

孟华出身于一个比较优越的干部家庭,上学期间她的印象就是唱歌、跳舞、做游戏,家里油米柴盐的事一概与她无关。她在成长中多少落了“磨砺” 这一课。由于历史的以及其他原因,直到 40 岁时,她想不要白浪费时间,开始准备攻读博士学位。当一个人下了决心准备寻求自身价值时,就意味着必须有付出与牺牲;意味着要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从点滴做起;意味着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与矛盾,仍勇往直前而不退缩。

孟华在法国研究伏尔泰与孔子的关系,需要过外语关、历史关、古典文学关、中法文化关,还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存权,她不得不边当学者,边当佣人。吃苦、受气、生病,她都顽强地忍受着坚持下来,过去落下的“课” 全补上了。回国后,孟华把自己的研究领域逐步扩大,并参加由她发起的“中法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大学“中法文化关系研究中心”的工作。当人们向她投来敬仰的目光,向她祝贺成就时,她冷静地说:“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肯吃苦。”

别羡慕人家无风无浪,它前面可能暗礁重重;别羡慕人家富裕,它背后可能有另一种贫穷;别羡慕人家坐享其成,它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沉重。别羡慕人家受宠爱,它使人变得无能。

古人有句至理名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它包含着中国古代的哲理, 没有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可能是祸,吃苦磨难后才有大福。

就像消失在戈壁滩上的楼兰国一样,过去曾是那么普通而真实的事,现在人们却感到如此奇异非凡。

大自然以各种形态展示着它们的神采、意志、性格和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脉搏、温情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