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生命不在乎长短,但要珍惜它、善待它。

如果我们不把生命看做是漫漫无际,从而可以得过且过、无所事事,而把生命看做是稍纵即逝的暂短,从而不怠慢每一天,那生活中又会增添多少意义?

几年前,北大有一个普通的女学生,叫王运利。她年轻的生命只活了 25 岁,就因患癌症而消失了。她留下的原先并不为发表而写作的《燃烧的玫瑰》一书,是她以往的日记,也是一个年轻女性心灵的纪实。她很有激情,尽管她的性格不太随和,如她所称“我这个人总是很蛮横,是个混球”,“势利”、“尖酸刻薄”、“自私”。然而在她身患致命的恶性淋巴癌之后,她渐渐变得宽容、温和,完全换了一种眼光看周围的一切,甚至连过去她毫不在意的青草鲜花,以及周围她不喜欢的人都变得可爱、富于情感,万物和谐美丽。

也许,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生命只有一个月、一个星期、一昼夜,这时一切浮躁的心态都没有了,一切虚假的表象都不需要了,一切攀比与名利都不存在了。她只是作为一个“单单纯纯、干干净净、心无杂念的纯粹的人”,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她站在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和事之外,一切都回到人之初性本善的初始状态。任何虚假、私欲、嫉妒、怨恨都变得十分可笑。

然而当她看清所有的一切时,她的生命的蜡烛已经燃到了尽头。一切美妙都消失在最后那奄奄一息的火焰中。如果她的生命被救了,她的情感一定不是过去那样。因为她学会了同情别人和反思自己,心灵得到了一次升华而变得高尚了。

让我们不要为她遗憾,而为自己遗憾吧。我们还幸运地活着,能不能及早地创造每一天,享受每一天,活出新的境界来呢?

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它给每个人都是一天 24 小时,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会管理时间的人,可以出效率出成果;不会管理时间的人,总做时间的奴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爱惜和使用它,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器官,却不知道它的价值一样。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时间》中说:“我多么渴望看看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仅凭我的触觉就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亲眼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淡漠!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的无谓。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心里,视力这种天赋不过增添一点方便罢了,并没有赋予他们的生活有更多的意义。”

失去视力的海伦对视力价值的理解,远远超过了“增添一点方便”。她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

天?”

一旦失去的东西,人们才会明白它的价值。失去双腿的人可以想像“假如给我三天好腿”;失去听力的人可以想像“假如给我恢复三天的听力”⋯⋯ 那是不寻常的三天,可以创造出奇迹的三天。有价值的东西全凭你来创造, 就在你的身边充满着生命力。人人都有感官,为什么有人不在意,有人却能创造美妙。

时间就是生命。有人是按照小时及分钟计算生命的。1912 年“泰坦尼克” 号沉没的时候,只有 2 小时 40 分钟。少量的救生艇只能让给妇女儿童和部分

头等舱的人,大多数人没有逃生的希望,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命只有 2 小时

40 分钟。在人们慌乱中,那 8 个人的小乐队却琴声不乱,一曲接一曲地演奏着欢快明朗的爵士乐曲。他们珍惜生命,所以没有轻易地把这暂短的时间消耗掉,而做了一件他们能够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场面深深地刻在后人的心里,各种版本的“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都没有忘记描写这几个人的无畏与崇高。如今复制的被称作 Ragtime 的“泰坦尼克”号沉船音乐成为热门, 人们感受的不仅是音乐本身,而是这 8 位视死如归的提琴师在仅有的分分秒秒的生命中不忘鼓舞他人的精神。

按分钟算,一天的时间不算短,有 1440 分。许多人都在漫不经心地挥霍它。如果稍加留意,每天的时间就会在无形中拉长,平时没有的时间,如锻炼身体的时间也有了。有个中学生看了美国作家、钢琴家爱尔斯金的“5 分10 分地利用空闲时间”的经验介绍,也试着去做。例如在放学后吃饭前的 5 分钟时间,写上几行周记,背几个单词,想个数学难题的解法,你会发现小小的空闲时间干了许多过去只在大片时间干的事。

有人总强调:“没时间。”其实所有的原因就在这三个字上。我们可以从许多例子中发现:越忙碌的人越能挤出时间,越做不成什么事的人越说“没时间”。没时间,打消了许多计划,破坏了许多愿望,致使本来应该干成的事干不成了。当然,从繁忙的事务中抽时间搞点别的爱好,是需要决心和恒心的。

美国一位叫奥斯卡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每天抽出一小时”,介绍了许多大忙人每天抽出一小时来发展自己的个人爱好,受益终身的故事。其中有一个纺织业的巨头在十分繁忙的事务中,每天抽出一小时画画,以实现自己的爱好。为了不受干扰,他每天清晨 5 点起床,一直画到吃早饭。他说:“其实那并不算苦。一旦我决定每天这一小时里学画,每天清晨这个时候,渴望和追求就会把我唤醒,怎么也不想再睡了。”后来他得到的报酬是惊人的, 他的画在各类画展上被展出,几百幅画以高价被买走。他用这笔钱设立了一个奖学金。他说,这只是他收获的一半,另一半是在画画中获得的愉快。

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天天都没有痛苦、忧愁和烦恼,关键是怎样看待这些困境,怎样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怎样战胜它们。

张海迪在她的《生命的追问》一书中写道:“那时,每一个日子都不好过,每一个日子都在病痛中重复,每一个日子都是一日长于百年。”“我幻想着也许很快我就又会充满活力,为了不错过幻想中的力量,我消耗着生命。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倒在一片几乎被炸平的阵地上,我只剩下了一口气,还在等待敌人的又一次冲锋。我想,我失败了,失败了,从此再也站不起来, 从此失去了生命,我就要死了,但就是死,我也要射出最后一颗子弹!于是, 我又强迫自己写下了一行行模糊的字迹——不管它有一天能否变成铅字,但

我写了⋯⋯我一直写到天亮。”“两年后,我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今天, 我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上,继续为文学而战。”

张海迪用自己不朽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成熟的思维与疾病、痛苦、命运抗争。对她来说,每一个日子都意味着艰难,但每一个日子都可以令她骄傲。因为她尽了最大的努力,让那一天没有白过,而是充满价值。她终究享受到了胜利,那些她为之付出的日子是多么辉煌!

从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可以发现更多的自我,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价值和美妙。

创造每一天,享受每一天,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结 语

当我在最后的限期把书稿交给主编后,并没有过去交完稿的轻松,总感到还有许多未尽的思考或更生动的例子需要充实,因为“做人”这个题目实在太大了。

近日,我与一位海外的朋友谈起学做人的事,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不会讲话的幼儿在得到想要的东西时,有时叫一声“呀”,就是在说“谢谢”。妈妈会给予鼓励:“你刚才说什么?呀——谢谢,好孩子。”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时,妈妈鼓励孩子学会分享与合群:“你会把玩具给小朋友玩吗?”其实孩子就是这样在学习做人,从很小的幼儿开始,从身边很小的事情开始。

我们谈论“做人”的大题目,比如人的责任与义务、情感与道德、判断与价值、人生的高境界等,说到底,离不开伴随我们生活的许许多多的琐碎小事。无数的小事像一块块砖瓦建造起人格的大厦。

这两天正赶上李向群事迹报告团抵京作巡回报告。“抗洪勇士”、“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成为青年的楷模。然而他仅仅 20 岁,还是个孩子,在

部队才 1 年零 8 个月,但是他活得有声有色,一个暂短的生命放出了灿烂的光辉。他的父亲说:“其实,阿群是个非常普通的孩子,他和那些追求上进的青年人一样,对生活乐观向上。”那些看似普通的事情,那些并不着意而为的事情,却体现着人的素质和品格。在新兵训练中大家都累得不行的时候, 李向群会拿枪当“吉他”或拿手榴弹当“麦克风”,为大家又说又唱,其实他也很累;他家有百万资产,他却懂得节俭,参军后没花家里一分钱,还节余津贴费 90 多元;武装越野成绩不及格,他就把沙袋绑在腿上往山坡上冲刺,直至成绩良好⋯⋯

这本书无法把这样优秀的人和事都涵括进去,也许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线索,一些信息,一些思考,不过最重要的本意是,传递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对下个世纪教育的宗旨内容。因为我们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时期,处在承前启后的时代,处在世界更加一体化的新世纪,我们特别需要了解自己, 同时也了解世界。在我们掌握了大气候以后,我们就变得主动得多了。

当喧嚣与浮躁之风吹来的时候,当金钱与物质的欲望催人趋附的时候, 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令我们困惑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淌在我们的心底,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就是 21 世纪教育的理念。它可以给予我们思想的智慧,牵动我们的精神,带给我们信念与力量。

为了使这本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既要吃透国际教育委员会对 21 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精神,又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还要让主要的读者对象—

—中学生爱看、看得懂,主编、作者与出版社领导反反复复地讨论,写了改,

改了写,最后才算定稿。这里我特别感谢本套书的两位主编周南照和孙云晓先生,以及北京出版社的赵萌女士,他们为本书的成型及出版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并借此机会向所有为本书提供素材及帮助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希望与读者一起就“学会做人”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本书不过是一个初步的开端,更丰富更深刻的内容有待大家智慧的结晶。写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虽然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等资料我翻来覆去地读了多遍,但每一次读都有新的体会,可见认识远没止境。我愿意听到不同的见解或批评意见,这是思想升华的必不可少的阶段,那将给我或其他人带来新的宝贵的启迪。

谢谢每一位捧起这本书的朋友。让我们共享国际 21 世纪教育理念的魅力与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