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人类之爱

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像绿荫撑起遮阳的伞,像雨露滋润久旱的禾苗,具有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爱,使人不可战胜,使一个民族具有无比的凝聚力,使世界正义的人民手拉手,使人类与自然形成和谐的整体。

12 亿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1998 年的夏季,长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的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流滚滚,浊浪滔滔,两个月的日日夜夜, 全国人民的心被紧紧地揪在一起。肆虐的江水随着一个更比一个大的洪峰汹涌而来。然而它可以冲垮堤坝,淹没村庄,却冲不垮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淹没不了无数生命的激情。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无不闪烁着人性最灿烂的光辉,渗透着最崇高最博大的人类之爱。

爱,深入到每个人的心底,连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长线。中国古代的“和”、“仁”、“善”把人类的爱与宇宙万物融合在一起,赋予爱深厚的底蕴,生命从而具有高层次的含义。

危难之时,高建成脱下救生衣套在战士身上,托起最后一名战友时,他永远地随洪水而去;胡继成重病不下火线,当他搬着最后一个土袋倒在大堤上时,献出年仅 23 岁的生命;张鸣岐牺牲了,并不富裕的妻子替在九泉之下

的丈夫捐出 6000 元的积蓄;远在美国仍躺在病床上的桑兰把体操队队员捐赠

给她的 1 万元转赠给灾区:“我现在还用不到这笔钱,灾区的人民比我更需要”;无数舍死忘生我们不知道姓名的英雄;无数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人,下岗女工、残疾人、老人、孩子集聚了大量的捐款捐物;素不相识的农民把灾民接到自己家中同住,亲如一家;将军与战士、公仆与民众同在一个堤上奋战;中央领导亲临第一线指挥,送来殷殷关爱之情;世界各地的同胞和友人也伸出援助的手⋯⋯

当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时,我们的世界变得多么温暖;当人人都出一点力时,这力量会拧合得多么强大。狂傲不羁的大江最终平静了;城市保住了; 油田保住了;孩子们如期走进帐篷小学;灾民有吃有住无大疫。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又开始重建家园和治理大江大湖的宏图,满怀希望地瞻望未来。

许多国家都赞扬中国人在战胜这场大洪水中表现出的友爱与坚韧。有位美国人说:“如果这场大洪水发生在我们那里,我们可能动员不了这么多人, 把抗洪做得这么出色。”

在爱心与凝聚力的后面,我们看到许多闪光的背景。其中一个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中国一位大学教授深有感慨地说:“一个文明进步、发扬优良传统的社会才能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充满爱的大家庭。”

人们还记得,在社会动荡不安的与人斗的“文革”时期,曾有骨肉之情的父子,曾是亲如手足的同窗,曾是促膝谈心的师生,曾是相濡以沫的夫妻, 一场政治运动的暴风雨,使得他们或六亲不认,或大打出手,或诬告陷害, 或揭发批斗。人们不敢畅所欲言,人人防范自卫,到处谩骂攻击,武斗成群, 刀棍鞭枪无所不用,见到鲜血也不手软。社会笼罩着惟我独左、惟我独革的

雾障,历史倒退,前途黯然。人祸带来的灾难比天灾更厉害,人变成了不懂爱的精神残废。

为什么那时的人们缺少爱心,连纯真的孩子和学生也学坏呢?因为那是一个打砸抢的时代,一个混乱得没有道德法律的社会。在一个没有宽容慈悲、没有自尊自爱、没有民主平等观念的年代,人们怎么会懂得爱呢?在那个闭关自守、轻视知识、砸烂传统的时代,年轻人怎能不学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