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崇高的美德

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语文课在讲到《风景谈》中高原归耕的农民时,老师动情地说:‘我们的农民,还有那些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扫大街摆小摊的,他们凭自己的一双手吃饭,那是自食其力,光荣!老百姓为什么恨那些贪赃受贿强取豪夺者,因为他们不劳而获,可耻!’老师的一席慷慨陈词,深深震撼了我。我猛然意识到,我一向连正眼都不瞧的普通劳动者, 原来有着崇高的美德——热爱劳动。我心里那座爱的天平,竟然偏斜了许多年却不自知,真惭愧呀!”

人类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劳动创造财富。然而,热爱劳动这个最崇高的美德,有时却被忽略了。

刚考入山东聊城师范学院的学生听说学校没有清洁工,校园的卫生全部由学生自己打扫,不由地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在家不太干活的,以往都是由别人照顾,当上大学生了倒要自己清扫垃圾,有点不习惯和难为情。开始时,很多女生戴上大口罩,主要不是为了防尘,是怕别人看见丢人。有一位学生说:“第一次上劳动实践课,打扫完食堂,我一天没吃下饭。”

为了让这些未来的教师对劳动有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将来教好学生,聊师从 1992 年起至今,始终把劳动实践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如果不及格照样拿不到毕业证书。学校认为,我们培养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 还是自私自利的精神贵族,很大程度上取决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现在,聊师的大学生不仅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还懂得爱护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干净整洁的校园,过去乱丢废物的不文明现象不见了。每天早晨, 他们自觉把自己的宿舍打扫干净。对于通常又脏又乱的大学生宿舍来说,聊师树立了一面旗帜。因此,他们总是当之无愧地在高校卫生评比中名列第一。更重要的收获是:劳动,不再是难为情的事情,如今成为一种锻炼,一种光荣,一种时尚,一种责任。

劳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它反映一个时期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

20 世纪 50 年代,劳动人民刚刚做了共和国的主人。那时的劳动模范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有一个叫时传祥的劳动模范,是个掏粪工。他不嫌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事迹感动过许多人。当时中学生利用课余活动时间跟时传祥师傅挨家挨户去掏粪。学生经常因为不会背大粪桶,把粪汤溅在头上和身上,虽然臭烘烘的但不觉得难堪, 倒觉得自己很光荣。

“文革”期间,劳动被作为一种政治惩罚。“牛鬼蛇神”统统下去劳动改造,“有问题的”知识分子也都被赶到“五七”干校,在校的中学生也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社会秩序大混乱,科学家无法从事科研;学生无法读书;各行业各阶层的人都无法正常工作。在大搞政治运动的年代,劳动成为一种政治手段,劳动的价值也就被扭曲了。

1978 年开始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市场经济的大潮势不可挡地冲向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系。人和社会面临着冲击和震撼,挑战和机遇也随之接踵而来。社会机制与人们观念的大变革,使改革时期变成十分复杂的时代, 在创新与守旧中,各种矛盾层出不穷。

有人愿靠个体劳动发家,用自己努力创造生活;有人依然盯着国家或国有企业的福利,不愿放弃“铁饭碗”;有人探新路抓机遇,靠改革致富;有人钻空子拉关系,靠投机取巧赚钱。劳动,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了不同的含义。

有的下岗职工宁肯跟人说“我一直在家歇着呢”,也不愿意让人知道他正在开着一个小饭馆。北京的许多杂活都是外地人在干,如弹棉花的、扫垃圾的、炸油条的、摆菜摊的。为什么北京的待业者不干,因为觉得干那种低级的活丢人现眼。干这些活的温州人说:“劳动有什么丢人的!靠自己花力气挣钱是最体面的!在我们温州市很多人都抢着找活干,在家里闲呆着才丢人呢。”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态度。凡是有益于社会的事,都需要人去干,都可以在社会的需求中有所贡献。这样的付出必然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回报,体会到劳有所获的踏实和满足。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而那些总想超越平凡的人,却总把自己裹入庸夫之列。能干成一件事, 或干不成一件事,有时就在一念之差。旧观念使人钻牛角尖越走越窄,新观念使人冲破无知的障碍。

把劳动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起初有人担心,劳动占用了学时会影响其他主科的教学进度。后来发现,劳动是神奇的,它潜移默化地改造着人, 改变人的性格和态度,使人变得友爱团结,学习也随之大有进步。为劳动付出了体力的代价后,仔细想一想自己得到了什么,你会发现,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而且重要。

有个学生常爱剩饭,不想吃随便就把饭扔掉,尽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背得滚瓜烂熟。父母老师每日教育“爱惜粮食”,一点不顶用。自从他到学农基地锻炼了几天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开始还牺牲了一点儿光滑的皮肤,丢掉了一点儿廉价的眼泪,但剩饭的毛病从此改掉了。

有个学生平时很娇气,刮风怕刮倒,晒太阳怕晕倒,劳动后变得皮实了。更主要的是磨炼了她的意志,锻炼了精神,遇到一点学习的困难不会马上打退堂鼓了。

有个惯于在家饭来张口的学生,从来没有拿过菜刀,甚至都不会煮鸡蛋, 经过劳动学习家政,学会了切菜做饭,还懂得了许多生活的常识。回家他给父母露了一小手,真让大人惊喜。他自己也觉得不再是离不开父母的孩子, 从此独立了许多。

劳动之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瘦孩子变胖了,胖孩子变瘦了。吃不好饭或睡不好觉的也吃得好睡得香了。青少年不仅增强了体力,而且对于“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词句,也感到不那么陌生了。

有个学生开始在农田拔草时,怕苦怕累,她一手慢慢拔草,一手拿着小扇子遮阳,还怕把衣服弄脏了,不时地掸掸身上的土。一会儿手拔疼了,一会儿腿酸了,劳动真是苦差事,全身不舒服。这时她看到在大田从早到晚头顶烈日的老大妈,看到她们手脚麻利地干着活,一点也没有痛苦的样子。她也悄悄地收起扇子,蹲着累了就坐在地上拔,最后干脆跪着、爬着在田垄中奋力拔草,也不怕把衣服搞脏了。不知不觉“战果累累”,手上打了血泡竟

然没有发现。

同学们互相竞赛着,越干越有劲儿,似乎在“战胜自我”中打了大胜仗。当大家哼着小调,欣赏着落日,沿着田间小道走回营地,每个同学都真切地体验到劳动是艰辛的,劳动也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不是平时能够轻易获得的。

北京沙板庄小学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实现了成长的突破,在创新、增智、强体和美育等方面的整体素质上得到提高。学生们在增强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交往能力和吃苦精神,也学会了服务他人与社会。1998 年该校被评为全国劳动教育的先进学校。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人们正努力使学校接近劳动世界,尽管这种试图克服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之间严格区别的努力是肤浅的、表面的。然而这种接触往往有 助于培养儿童喜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精神,并有助于在学校与邻近工厂 或农场工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了解的风气。

中国城市青少年普遍离劳动世界比较远,这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天津市少工委曾对 1500 名少年儿童抽样调查,47%不会做任何饭菜,60

%不会使用洗衣机,11%不认识铁锹,41.9%缺乏打扫卫生的基本常识。郊区儿童 77.47%不会干农活,有的甚至五谷不分,在写作文时把高粱、水稻、谷子、玉米写成在同一块地里种植。在对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进行调查时发现,44 名学生中,家长每天帮助整理书包的 17 人,为孩子洗手绢的 29 人,

帮助洗脚的 23 人,帮穿衣服的 26 人,家长不陪读就不做作业的 21 人。

因为缺少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的机会,许多学生不愿吃苦,也不愿用付出劳动的办法换取自己的生活需要。一所大学的 38 名贫困生寒假到麦当劳打

工,因吃不下苦,只有 10 人坚持下来,其他都打了“退堂鼓”,宁肯受穷也不愿受苦。

结果大人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脑力与体力失衡,智力的发展与人格的发展失衡,而且造成劳动意识差、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懦弱、没有毅力等缺憾。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很多老师、家长都轻视劳动教育,认为“没有必要”,“以后家务活越来越社会化、电器化,会不会家务劳动无所谓”, “孩子主要是把学习搞好,劳动和家务都不用他们干”,“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有自理能力了”,等等。

据《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的材料:我国青少年参加清洁劳动的时间每天为 0.2 小时,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青少年劳动时

间均大大超过中国,如美国为 1.2 小时。另据报道,许多国家还制订了青少

年参加家务和公益劳动的法律和规章,如德国法律规定 6 岁以上的孩子必须

做家务;日本和新加坡 80 年代起就实行了中小学生参加卫生运动的规章制度。

劳动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实现从心智到行动,从品格到才能的突破。所有的希望都将来自劳动——这一崇高的美德。

科学家之所以受人仰慕,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智力、体力、精力和信念融于艰巨的劳动之中,并与他人分享科学成果。

从粗笨的石器到精密的集成电路,从制造工具到改造世界,人类从劳动起家,通过大脑和双手发展自己的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