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选择才是真实的选择

德育,在教改中遇到许多难题,正在走出一条新路。

过去,道德教育似乎是一种理论基础,或者是权威式的固定模式,让受教育者去学习,向这个模式靠拢。于是政治课变成枯燥的理论课、说教课, 而学生身边的道德困惑,却无论如何与课堂上宣讲的条条框框接不上口。当初中生出现许多心理障碍时,他们在学习远离现实的“原始社会”;当高中生需要对社会现象作出解释与判断时,他们正在学“黑格尔”。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说:“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它所宣扬的价值体系与 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教育课程计划陈旧与科学现代化之间的鸿沟等方 面,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

最近,《当代中学生的思考》丛书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大人在教导孩子这么多年后,第一次倾听孩子内心的话。这是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研中心《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研究》课题组经过 4 年的摸索、实践,并在 44 所学校进行了这一课题的试点后,精选出的学生笔谈以及少数家长和老师的文章。对于德育,孩子们摆脱了过去学会的套话空话,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字里行间透出两个字:“真实”。

以前学生不喜欢政治课,并不是他们不关心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解释、判断生活中那些丰富而鲜活的事例,渴望了解真实的社会和自己。第一本《当代中学生的思考——寻找自己》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道德难题。尽管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这是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讲述的自己心中的故事。

当每个人自己做出选择时,才是真实的选择。它不是老师布置的,也不是为了做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的好孩子而表现的。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思考提供给其他同学,让大家在敞开心扉的、开放式的不加评论的方式下,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自由选择余地和评判机会。下面举些例子:

一个各门功课都是优秀的尖子生,深受老师的喜爱。可她总高高在上, 参加集体劳动拈轻怕重。一次在胡同里,一个从她身边走过的女人掉在地上一个钱包,她迅速拣起,向四周看了看,揣进自己的怀里。看到这一场面的同学茫然了:她是老师经常让大家学习的榜样,应该怎样对待这件事呢?

街上,一个 5 岁左右的小女孩伸出一只小黑手要钱。看着那童真的眸子,

两个同学每人拿出 10 元钱给她。孩子连谢都没说就跑了。一位老人告诉他们上当了,并把他们带到一个胡同口,只见一个中年妇女正在从七八个孩子手里收钱。老人说了句“你们太浅了”,就走了。他们呆住了,遇到乞丐该不该怜悯?

两个同学迟到了,他们知道会挨批评的。一个逃学回家,下午交了病假条。另一个不愿这样做,仍走进了学校。结果撒谎的受到老师“带病上学”

的表扬,诚实的因迟到受到广播点名批评,真是老实人没好报吗?

有个学生向母亲告状打架挨了打,母亲教育他:“下回谁再敢打你,你就狠狠踢他,踢坏了妈妈带他上医院,妈妈有的是钱。”这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吗?当别人打自己时,到底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个同学带着精选的生日卡去参加好朋友的生日家宴,对方收到这个礼物,说了声“谢谢”,就顺手往边上一扔,显得很不经意。在许多高档的礼物中,生日卡实在太渺小了。可是,同学之间的友情到底怎样表达才合适呢?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强调:“把学

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并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筠若教授说:“过去我们多是封闭式的思维,

把事物看成稳定的、有序的、平衡的关系。实际上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模式, 不应只提出一个道理。开放式的思维面临变化的世界,能做出多种不同的道德判断。因此对孩子们困惑的引导,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说对与错,而应是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本《当代中学生的思考——两代人的沟通》在青少年与父母、师长之间开辟了平等对话的园地,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声,进行平等而感情真挚的交流。在这里青少年也是独立的人,是与老师、父母一样具有人格尊严的人。他们对父母说:“惯子如杀子”,“我不是学习的机器”⋯⋯对老师说:“您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还是无情的批判家?”“我真希望少留些作业,让我们喘口气”⋯⋯

北京五中教师陈颍说:“我不得不感叹当代中学生的目光敏锐和感情丰富。学生们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师、对家长的看法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有些甚至令我们汗颜。独特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我们在感动之余,对他们刮目相看,相信他们有能力担负起未来的重担,同时使我们反思自己,应该如何为人师表呢?”

《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研究》以尊重为切入点,强调学生道德体验和独立人格意识的培养,受到教育界及社会的关注与支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李德顺说:“培养独立选择判断的能力,是对过去思想教育模式一个实质性的突破。面具化的东西使思想教育适得其反,从真实中生发的思考、判断才是深刻的、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