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爱时才懂爱

从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一个新鲜的生命降临,便开始了人生的旅程, 不管路走得难与不难,都只能义无反顾地朝前走,穿险过坎,直至走到人生的终点。做一回人不易,完成生命的过程也不易,千万别稀里糊涂地不理会它的真谛——爱。

一个生命首先享受着母爱的滋养,又在亲人、朋友、师长、社会、世界、大自然的抚爱下成长。中国有句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正懂得爱是在回报爱的时候,从回报母爱开始,到回报他人的爱、社会的爱、直至大自然的爱。只有奉献爱的生命才是亮丽辉煌的生命。

有个中学让学生写自己最崇拜的 10 个人,结果几乎没有写自己父母的。还有不少同学被问到:“你觉得父母爱你吗?”多数回答是否定的。问:“你父母有什么优点?”回答很简单勉强,有的同学根本回答不出来。又问:“你父母有什么缺点?”回答得热烈而具体,而且举出了许多的例子。

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怎么了?父母的含辛茹苦,那伟大的爱,怎么就体会不到呢?

中学时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的感情处在变化之中。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脱离了小学期间对父母深深的依赖,另一方面他们还没有真正长大, 体谅不到父母爱子之心,所以往往用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回顾过去父母对自己教育的失误,以及用从外界接受的一些思想作为逆反父母的理由。比如看了一篇多吃大蒜有好处的文章,就批评家里炒菜不加蒜,不懂营养学; 看了几页弗洛伊德的书就批判父母不懂心理学;看到有的同学的父母是“大款”,就抱怨自己的父母不会挣钱⋯⋯

有的家庭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冲突”,其实每次的导火线都是芝麻大的小事,在小事后面隐埋着的是一种不满的情绪。当然造成这些不满情绪,也有大人的原因,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欠缺的东西正是懂得爱。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许多同学嘀嘀咕咕:“妈有什么好写的,烦人!”“这么大了,还妈妈、妈妈的,没出息!”

青春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给予的爱时常体会不到。父母为孩子吃喝拉撒睡所付出的一切,孩子认为理所应当;出于培养孩子成才的爱心,有时父母的观点和方法不当,孩子一般不能谅解,反而会生出怨恨。然而一个不懂得爱父母的人能懂得爱周围的人、爱整体的人吗?

为了让中学生从爱父母开始,学会爱,感受爱,许多学校都开展了爱的教育。北京 2 中举办了“热爱生命”的主题班会,请来了同学们的家长。一位母亲讲述了她们“老三届”在农村的磨难、自己痛苦的十月怀胎及艰辛的分娩经历,在场的人全都哭了。这位母亲说:“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不容易的,都是母体生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的。每个孩子的诞生成长都意味着母亲及家庭沉重的精力、体力、财力的消耗和推卸不掉的责任与义务。这种巨大的付出和消耗是为了爱,因为爱,世界才能存在。”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人的发展从生到死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认识自己开始,然后打开与他人的 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首先是一个内心的旅程,它的各个阶段与 人格的不断成熟的各个阶段是一致的。”爱的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认 识了自己的由来与发展,便了解了他人的付出与帮助,认识自己与了解他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走向成熟人格的过程。

北京 27 中的同学参观了自然博物馆“人之由来”展览之后,同学们分别采访了自己的妈妈,了解父母关爱同自己成长的经历:十月怀胎,呱呱落地, 捧着抱着亲着爱着,天天盼着长大,一把屎一把尿,苦累都甘心情愿,从孩子会叫第一声妈到会迈第一个步,从幼儿园到进学校,从无知的孩子到懂得一些事理,每个微小的进步,父母都高兴得忘记自己的疲劳。世界上没有一种这样持久、艰辛、无私无畏的投入过程可以与之比拟⋯⋯

同学们吐出了一句发自心底的声音:“父母养我太不容易了。”有个女生说:“过去总是抱怨爸妈,挑爸妈的毛病,现在明白了,不是父母欠我们的,而是我们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青少年开始理解父母,懂得一点生命历程的艰难。那个心灵中的空档填上了知爱的情感,就能换一个角度看父母了。青少年渐渐懂得历史给那代人带来的伤痛、遗憾和希望,慢慢理解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最后明白父母想让后代比他们过得更好的愿望。尽管父母在实现他们的愿望时,也许做法上是欠妥的,孩子也可以谅解,不再用怨恨和记仇的办法解决。

南京金陵中学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母子间表达相互的爱。在悬挂“您好,妈妈!”横幅的大礼堂,班会在一段深情地歌颂母爱的诗朗诵中,进入了情感交融的氛围。第一个节目是“考孩子”,要求上场的同学当场报出自己妈妈的出生年月、穿鞋的尺码和爱吃的菜。然后主持人根据各位妈妈的书面答案加以裁决,台上台下寻求一致的呼应,不时引来满堂大笑。

主持人问一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最担心什么?”

这位母亲不假思索地说:“儿生病,母揪心。”接着讲述了在深更半夜, 顶着狂风暴雨,把急病的孩子送往医院的情景。那满脸不知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的回忆几乎是所有父母都有过的类似的经历。几位母亲回忆了孩子成长中一些难忘的往事。在场的人都为母爱的表现感到心灵的震撼,一次次热泪盈眶。

令孩子难忘的故事,还是他们自己的体验。那是他们真正发自内心的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一个同学看到妈妈在劳累了一天后,晚上还强打精神不停地为自己织毛衣,很不忍心。她劝妈妈去休息,可妈妈面对懂事的孩子,更是加紧编织, 好赶在春暖花开之前让女儿能够穿上。女儿感受到:“妈妈不正是这样一年365 天为我们一针一线地编织幸福的生活吗?”

一个同学很小的时候父亲因车祸永远地走了,母亲含辛茹苦把她带大。她体会到自己的这份爱对母亲同样重要,于是她在妈妈面前表现得很坚强, 不提让妈妈为难的要求,不说会引起妈妈难过的话,尽量分担妈妈肩上生活的重担。对于女儿的每一个细小的关爱,母亲心领神会并甘心情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当你在山谷中对着大山高喊:“我爱你!”你会兴奋地听到回声,好像由近至远的大山在对你说:“我爱你!我爱你!⋯⋯”这时你的感觉是非同

一般的。爱的感受就像听到回声一样,当你得到回赠时,才觉得它那么难得与难忘。

懂得爱是一种能力,它将伴随人的一生而使之受益。爱的能力是在为别人付出时培养的,付出的爱越多,得到心灵的回报越多,懂得爱的含义就越深刻。

同学们可以举出许多点点滴滴的例子,仅仅为父母做了一点小事,就让父母特别高兴。那是过去让父母为自己做事时所体会不到的,比如为父母端个茶送个水,甚至只是一声问候,一个尊重的眼神,无声的爱便有了交流。接受爱,同时付出爱,这是心灵得以相通,生命充满活力,人生有所价值的基础。

让我们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让我们用爱心待他们——父母、老师、同学、邻居、同事、朋友,以及相逢的路人、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美好的生命⋯⋯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能赢得别人的爱呢?要让别人看得起,首先得自强。

命运之神有时是狰狞的,但是如果你不恨不怨,不诉不泣,而是用坚强,用微笑面对它,那个可怕的面孔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