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依赖

上海一位准备参加高考的中学生,在离高考一个多月前就由父母给他安排起居饮食,制定了作息时间和营养配餐。高考前夕又由家长带着住进了宾馆,给他单独开了一个房间,父母则在隔壁“保驾”。其实这个家庭的经济并不很富裕,但他们愿意承受这笔开支,这叫“关键时刻不让孩子吃亏”。

“陪读”、“陪考”是中国父母发明的与孩子相关的一个生活内容。 陪读,从孩子一上小学,父母就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写作业,并兼

任孩子的学习指导、家教、督学。有的孩子甚至从此养成了没有家长陪读就不做作业的习惯。老师也找到了一个窍门,把原本应由学生自己负责任的事, 推到家长身上,规定家长必须在孩子完成作业后签字。与其说是孩子的作业, 不如说也是家长的作业。由此,孩子便学会了做作业不认真和偷懒的毛病, 反正有父母给检查找错。

陪考,一人考试,举家上阵。孩子在室内的肃穆中考试,家长在室外的骄阳下“烤日”。据云集守候在校门外的父母说,这是“精神支持”;也不乏有物质支持的,考前送冰镇饮料,考后送饭递水;还有的家长说:“让孩子单独上学、回家,路上不放心。”看那些父母的表情比上考场的孩子还紧张。

对这一现象,社会表现了特别的理解:许多单位允许那些有高考孩子的职工为陪考请假;气象台专门发布高考期间的天气预报;临近考场的施工部门为减少噪音停止施工;交通部门为接送的赶考车疏通道路;还有各类商家更是惟恐错过时机,纷纷推出“学生营养套餐”、“健脑开智补品”等。

所有对孩子的特殊关照都化作一个个沉重的期望和压力,向孩子铺天盖地压来,因为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本应给多个孩子的爱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把给多个孩子的希望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就像把一亩田的肥料都施在一棵独苗上,然后期待它能结出一亩地的粮食,这是一种思维的误区。

父母的期望值居高不下,为孩子大包大揽在所不惜;同时对孩子求全责备,只准成功不许失败。这种非正常的父母心态造就出非正常的孩子心态, 一方面依赖父母,希望借助外力达到目的;一方面带有叛逆的心理,把实现不了的愿望变成了怨恨。

由于父母的过度呵护,大部分青少年都习惯于依赖父母。每年高考报志愿时,在各高校的招生咨询会上,家长比孩子多,许多父母忙着咨询情况, 索取资料,孩子好像是陪衬或者根本就“大权旁落”。

独生子女的“温室”效应,使许多青少年虽然年龄和块头都不小,但心理和能力却很虚弱,使他们在独立处理问题的时候,显得和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符。多数大学生入学还让家长“护送”,甚至办入学手续、铺床都由父母代劳。

父母似乎希望孩子是他们手里捏出来的“成品”,让其什么样就什么样。所以他们在孩子还肢体不全地团在娘胎里时,就开始“胎教”了。孩子一落

地,其一生的“发展规划”就制订出来。为了实现父母的“宏图大略”,孩子肩上的包袱便一天天加重,没有天赋没有兴趣的也得弹琴画画之类,孩子玩的时间、劳动的时间、接触社会的时间都被大人一一夺走,直到考大学、报志愿,父母也不忘施加影响,甚至包办代替。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伟大人物的道德上给人类的贡献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要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了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的成长描述成为什么什么、含辛茹苦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使活的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指出: “现代教育学重视个人,注意一个人的能力、心理结构、兴趣、动机和 需要。根据这个观点,校长、教师、辅导员虽然发挥了不少作用,但不 是惟一的积极主动的人物。学生自己,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 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

所以,青少年拒绝依赖,把自己当做惟一积极主动的角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一位中学生,去农村学农一周。因为是第一次离开家,他的父母很不放心,除了絮絮叨叨地讲注意事项,还拉拉杂杂地准备了一大堆东西, 从吃的到用的无所不包。

这个孩子对父母说:“你们像我这样的年龄已经独身到农村插队落户, 那时爷爷奶奶他们也没有这样不放心。你们不是常说,那段艰苦的生活是你们人生中极宝贵的经历吗?现在我也需要迈出第一步了,我就不能走过去吗?”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选择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自己收拾好行装, 第二天早晨不用家长送,不用打出租,高高兴兴地与同学一起步行到车站, 踏上了征途。

学农回来,孩子晒黑了,身体也结实了。他跟父母讲起在农村生活的收获和快乐,全然没有父母担忧的,什么想家,不适应天气,不适应水土和不习惯卫生条件等问题,倒是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到了难得的人生之课。父母心里踏实了,也随着孩子变得眼界开阔了,还感受到儿子的教育,辗转反侧地在想:应该怎样做父母?什么才是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广州中山大学有个学生,从内地考进大学时带着哥哥几年打工积蓄的 2500 元钱,交完各种费用所剩无几,在老师的介绍下他到食堂勤工助学。每天大家都能看到这个勤快的小伙子在食堂忙碌着,从不叫苦叫累。干完活,他津津有味地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两顿免费的饭菜。每天他得到 3 元钱的报酬,学校给他每年 700 元的贷学金。他生活十分俭朴,周末很少出去玩,只想读好书。

入学 4 年,他完全靠自己解决了学习生活的费用。由于学习优秀,他每年都得到一等奖学金,总共 4000 元,全部交了学杂费。大学毕业他又被免试直升研究生,4 年的贷学金也得以免交。他说:“奖学金不仅是金钱上的资助,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只要自己奋斗了就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帮助,我要好好珍惜机会,学好本领,报答社会。”

国外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的意识,所以孩子不愿依赖大人。许多孩子从小就有锻炼自己独立能力的实践。

加拿大蒙特利尔小学一个 6 年级的 11 岁的小姑娘主动选学了一门“幼儿

管理”课。经过半年的选学课,学习“怎样与幼儿交流”等课程,并在社区托儿所实习后,她得到了学校和社区联合颁发的“幼儿管理证书”。随后便可以在托儿所找“工作”并持证上岗。这位小不点的幼儿老师在商业中心的临时托儿站承担周末看管幼儿的工作,一小时还可以得到约 2.5 元的工资。孩子看孩子比大人有办法。一个幼儿哭了,小老师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哭, 你要找妈妈,是吗?你为什么要找妈妈呢?因为你现在没事做了,对不对? 你看那个机器人的腿受伤了,要赶快给他治一治,他好疼呀⋯⋯”幼儿不哭了,跟小老师去给机器人治腿了。孩子一旦得到大人的信任和放手,其独立施展的能力是大人估计不到的。

美国的小学生最常干的活是沿街送报,除了每天要按时风雨无阻地将报纸送到订户家门口,还要每周去登门收取报费,然后送交报社发行经理。为了鼓励独立的负责精神,报纸每周都根据订户的评选确定一名优秀的“本周送报人”,并在报纸上刊登当选人的照片和本人自述。送报可以得到报社的酬劳和订户的小费,无疑也是对孩子独立实践活动的鼓励。在美国无论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孩子都愿意从小打工,独立与责任的锻炼就这样开始了,并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中国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以及教改的先驱陶行知先生作了这样一首白话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 靠祖先,都不算好汉。

让我们拒绝依赖,从父母的“安乐窝”里跳出来,到广阔的天地去舒展自己,勇敢地接受风雨的考验,一展自己的能力与力量。

许多中学生对“自尊、自立、自强”的呼声很高,可是怎样自尊、自立、自强?他们的具体要求又很低。

父母并没有在孩子一次次跌倒时,去扶他一把,而是锻炼他的坚强、勇敢、自信,甚至高声地呵斥:“哭什么?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长大了你还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