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教师作为变革的因素,在促进相互 理解和宽容方面,其作用的重要性从未像今日这样不容置疑。这一作用 在 21 世纪将更具决定意义。”“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的一项重点课题《新时期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有许多工作案例以增加心灵的沟通改善了师生的关系。过去老师只顾拼命打铁锻造,却没有注意铁块时常是凉的。老师从自己身上找到了原因,于是把热辐射出去温暖周围。

乌鲁木齐市第十三中的赛发青老师在接任一个初中班的班主任时,发现一个留了三次级谁都嫌弃的学生,一副横行无忌的样子,看见别人有什么好东西就抢,只要有谁敢说不,就拳打脚踢,同学们都怕他。有一天,他逃学离家出走。赛老师决心要把他找回来,一天两天过去了,终于在第三天晚 11 点在一座楼房的地下室找到了他。他正与几个哥们玩得起劲,看见老师先是一惊,马上要脱身逃跑。赛老师抓住他的胳膊,拉到马路的路灯下,诚恳而耐心地跟他谈了两个多小时。开始他扭过头去不理不睬,后来听着那朋友般的劝告,看着冻得瑟瑟发抖又欲呕吐的老师,终于被感动了。他向老师说出离家的原因:“老师讽刺我,同学躲着我,家长打骂我,他们都不要我,你也别管我了。”赛老师坚决而诚恳地说:“不!我要管,管到底!你必须回家,明天到学校上学。”之后,无数情感的交流和细致的工作,这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你真够哥们,我真服你了,今后看我的行动吧!”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后,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努力下,这个曾经桀骜不驯对自己都不抱希望的孩子也尝到成功的甜头,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他在校数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被同学选为劳动委员,班级连续获卫生红旗;郑重地递交了入团申请书⋯⋯

云南会泽二中的李兰芬老师用豁达感化“捣蛋鬼”,她说,一个学生不会无故和老师闹对立,这样做必有原因,要忍让,要宽恕,这比批评、训斥的作用大得多。因此这个班上的“捣蛋鬼”愿意与李老师推心置腹地谈心。民主作风与人格上的平等态度使老师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拥护。

安徽定远中学的朱云霞老师“我以我心付童心”,与那些稚气未退的初

中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她一次次组织立意深刻富于感染力的活动启迪学生们,让他们将心比心,追求高尚。她“追寻自己少年时代的笑声,以唤起孩子们纯真的快乐。让孩子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甚至接纳他们近乎荒诞的游戏,以保持他们每个人独立的创造性”。这个班的“小发明小创作”活动出了不少杰作,学生们的眼界不断开阔,“壮志”也随之而立。

在教育改革中,青岛市嘉峪关学校首先打破了在全国通行几十年的学生操行评语的写法。过去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习惯给学生写笼统生硬的八股式的评语。1989 年二年级老师王红梅写下了第一则新式评语:“你像一株青翠挺拔的小树,生机勃勃。运动会上,你实现了为班争光的愿望;语文课上,有你精心制作的教具。你那全力以赴的投入样子,真让人感动。上课回答问题时,能不能再主动些?做作业时,能不能再快些?我相信,你能!”

这则小小的评语拉开了山东省初等教育评语改革的序幕。1992 年山东省教委正式在全省推广这项成果。几年来,老师们注意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捕捉在他们身上的微小的闪光点,努力走进学生的世界。从此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

学生们不再害怕父母看“家庭通知书”,一个个喜形于色,希望父母早一点看到。一个学生拿着老师给自己写的评语给家里所有的人读,到奶奶家给奶奶读,到姥姥家给姥姥读,最后还把评语抄在卡片上压在玻璃板下。她还多次问父母:“老师说我是个文静的女孩,我是吗?我跳舞的动作真那么好看吗?下学期我一定大胆发言⋯⋯”

家长们看到孩子高涨的情绪和激励自己的决心,高兴而激动。有位家长来信写道:“我从上学到如今还没有看到这样的评语。老师就像在与学生促膝谈心,只言片语意味深长,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感觉那么亲切,那么舒畅⋯⋯”

师生之间,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老师和学生可以成为心灵的朋友。

随着 21 世纪教育模式的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也会翻开新的一页。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从现在到 2000 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所说:“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伴随着新世纪的曙光,新型的学校、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孕育萌发。让我们与老师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成年人都认准“早恋”危害极大,其实所谓早恋的无形而巨大的压力是对青少年更大的危害。

如果与异性交朋友是一件没有压力的自然的现象,那么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与人的交往,包括与异性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