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爱
你希望别人理解你吗?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要比过去多得多。只希望别人理解自己,而不会理解别人的人,永远不会如愿以偿。理解是爱,爱是真诚而相互的。
一位中学生在给妈妈的一封信中说:“在单位,您是干部,身处如此不景气的小厂,面对十几名坚守岗位的工人,您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拼命工作; 在家里,您忙于家务,还要照顾病榻上的老人;为了我上学的便利,您宁肯陪我住在姥姥家而每星期回家一次与父亲见面;家里经济不宽裕,您细心地算计花销,可当我需要钱时您却毫不犹豫地把钱给我:‘拿去,别乱花’; 多年的艰辛使您的头发染上了秋霜,留下挥之不去的病痛⋯⋯我无法用哪个词来描绘您的伟大,因为我知道任何一个词都不能表达您那无私的精神。”
这位中学生对妈妈的爱,是给了妈妈许多真诚的理解。
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用理解的感谢的目光看;有人用麻木的无所谓的目光看;还有人用挑剔的指责的目光看。他们由此得出的感受不同,结论当然也相差甚远了。因此,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许在别人看来不成其为理由。然而,这就是人,这就是社会。如果大家都不破坏他人的那一小块自我陶醉的花园, 这世界必定百花盛开,丰富多彩。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理解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它在人们心灵中的位置却是很大的。
一个中学生喜欢看科幻电影,对有的片子百看不厌。有一天,她兴致正浓地描绘那动人的科幻场面,她爸爸却说:“这,就是傻子拍的电影,傻子在那儿看。”他说话时还带着满脸的鄙夷。哎,真扫兴!他在不知不觉中给女儿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冷水。女儿不觉得父亲是个聪明人,倒觉得父亲傻得可怜,心想:“你从来没有感受过在幻想世界里飞翔的滋味,你也没有丝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那老式的挂钟一样永远只会有规律地左右摇摆。”如果这位父亲能够理解女儿,真诚地对女儿的科幻世界感兴趣,至少支
持孩子去做她喜欢做的事,那么这对父女的交流一定是广泛的、互补的、令人回味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仅是父女,还会成为好朋友。人需要与他人的共同语言,否则就是一个孤独的人。理解可以产生共同语言,可以接通人与人心灵的交流。一个拒绝孤独的人,重要的是不要卡断与他人的通道, 这个通道就是理解。
有一个母亲惦记着女儿的生日,一下班就赶快骑车去买生日蛋糕。她精心挑选了一个寄托着对女儿一片真情的蛋糕,飞快地向家里骑去。快到家门口了,车轧上一块大石头,剧烈的颠簸把蛋糕甩了出去,不巧,后面一辆自行车把蛋糕轧了。母亲决定先把这个坏了的蛋糕放回家,再返回去另买一个。她正要出家门,女儿问为什么没买蛋糕,母亲道出真情。不料,女儿竟大哭
起来,说对她的生日不重视,当着同学丢了她的面子。尽管后来女儿道了歉, 但当母亲走出家门后,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眼泪夺眶而出。她拿着新买的蛋糕觉得那么沉重,竟感到压得喘不过气来。
如果这位女儿能够理解母亲,说一句:“妈,您够累了,不用再买了。我跟同学说一下,他们也会理解的。”那么这份理解的爱又是多么的饱满, 它将给母亲的心灵中留下多少甜美和感动!而这种理解与母亲真心希望女儿生日快乐的爱重合起来,将会产生多少家庭的温馨和人间的幸福!
理解的分量是厚重的,不理解的打击是沉重的。一个中学生说,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好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找不到交叉点。两代人之间形成的代沟障碍,自然使两代人无法心与心相融,只能遥遥相望。理解是一座桥梁,是填平沟壑的石土,使人与人之间的平行线可以出现角度和交点。
有个中学生看到妈妈变老了,身体也没有原来好了,她想到,这是为了我的成长付出的代价。三八妇女节她准备送妈妈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无意中翻开相册,看到妈妈年轻时美丽动人的形象,她心头一震,伤心地哭了。她把这张照片放大,又镶上一个漂亮的镜框,在节日那天把镜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妈妈回来一看到这张相片就哭了。女儿扑进妈妈的怀抱,感觉到妈妈的泪是甜的。
懂得为别人着想是不容易的。有多少子女看着妈妈脸上增加的皱纹,能够想到她的辛劳和付出,而不是熟视无睹?又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辛劳和付出是值得称颂的人类之爱,而不是理所应当?会理解人是人的一种素质,一种品位。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到:“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感情方面的品质,特别是在人和 人的关系中的感情品质。”
理解是感情品质中最重要的内容。理解带来的感情和爱使人变成能动的人,自觉的人,任何批评、责怪、督促、检查都是多余的。
理解万岁!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不是孤立的个体,必须看明白自己生存的大环境,必须使自己适合这个大环境。
人在塑造着自然与社会,同时自然与社会也在塑造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