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平等:人际交往的准则

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做了这样一项研究性的尝试:让 1—3 名弱智学生随正常学生的班一起上课,让特殊的学生在正常的环境下,尽量与周围的同学一样。

开始,北京石油附属小学有的班上来了弱智的学生,同学们感到很新鲜, 发现弱智同学反应迟钝或有些不好的毛病,就会哄堂大笑,个别顽皮的同学还给人家起外号。老师耐心地教育大家,弱智同学得了先天性疾病是很不幸的,需要大家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不应该以其短来取笑、嫌弃、欺负他们。

由于残疾人与正常人的差异,使有些残疾人受到歧视或不公正的待遇, 比如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少。为了弥补这一社会缺陷,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这种随读班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弱智学生在周围聪明学生的帮助和影响下,进步比较快,比在周围都是弱智学生的环境中智力及其他能力的发展要好。而且对于正常学生,也可以受到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教育,对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有利。

现在,班上逐渐形成了好的风气。同学们对弱智学生以关心帮助为荣, 以嘲笑鄙视为耻。大家都能平等相处,互相理解。如果有个别同学看不起残疾同学,就会有孩子自告奋勇地出来为残疾孩子打抱不平。

老师为了增强弱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上课给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布置的作业在难度和数量上都有所降低。一旦发现他们有一点进步, 就及时给予表扬。弱智生慢慢丢掉了自卑感,上课敢提问、发言,也懂得友好地和大家相处,为班集体做好事等。

据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调查结果:中国有 600 万学龄残疾儿童,单靠特殊学校远不能解决这些孩子受教育的问题。因此在普通学校开设随读班是解决残疾儿童入学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在残疾少年儿童与正常少年儿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他们真诚地沟通、平等地交往, 从而逐渐树立起人际关系中的平等意识。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本来是天地间一类最有灵性的动物群体,并没有冠以什么等级观念的定语。可是由于人有了不同的职业和身份,人就把自己分门别类地区分开来,便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待人处事也按照等级高低而有所区别。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委员麦克尔·曼利在书面发言中说:“应该培养超越所有社会类别的思想。在人类大家庭中,每个人,无论是杰出 的人,还是普通的人,甚至是残疾人,无论是穆斯林教徒,还是基督教 徒⋯⋯在持久的一体化过程中都占有平等的地位。

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被尊重的权利;也有为社会尽责的义务。在人际交往中,所有的人都应是平等的,都应享有平等的机会。然而,现在我们依然处在人际关系有许多不平等现象的社会中,尽管社会在进步,不平等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

我们看到:城里人蔑视乡下人;有钱的人歧视没钱人;老师训斥学生; 学习好的学生看不起学习不好的;父母打骂子女;服务员怠慢顾客;医生漠视病人⋯⋯

这些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的正当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人,往往自认倒霉就忍了,或被迫地接受这一不被尊重的事实。社会由此似乎形成了某种默契,使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得以继续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是相互尊重,是一种人权意识的表现。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人们终于掌握了这条符合人性的准则。从奴隶主可以随便伤害、买卖奴隶,到白人与黑人不能同住一个小区;从一人犯法株连九族到毫无生存保障的儿童包身工;多少个世纪以来,都是强欺弱,富压穷,人被分成三六九等,受到不同的待遇。直至今天,地球上仍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但是“尊重与平等”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弘扬平等的、尊重的、民主的精神:“尊重个人的多样性和特性”,培养民主精神”,“自由地确立自己的思想 和价值体系”,并“享有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命运的意识”

美国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一个飞速发展的著名大企业,公司从董事长到普通员工大家都平等相待。现任董事长格鲁夫与其他人一样,坐在同一屋里的格子间里,在同一餐厅吃饭,开车上班同样为找个停车位打转转,因为董事长也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这里领导的管理风格亲切、幽默、快乐,大家在一起开玩笑,工作气氛很轻松。有时为了开发一项新产品,员工一天 24 小时连续加班没有怨言,间隙时间大家随便在走廊扔扔球或做一点轻松的活动,不分上下彼此。工作更多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似乎是做一件愉快的事情。这种人际关系是新型的、开放的、现代的,代表一种社会发展的潮流。

而传统的人际关系则是呆板、严肃、缺少能动性的,注重人的等级、权力、服从、权威。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可以增长社交能力,加强学习者的独立性,更好地武装他们 去追求比较公平的社会模式,去探求关于权力与权威的新观点,去掌握 更为有效的进行交流与参加活动的手段。

在许多发达国家,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谁绝对服从谁,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辱骂或体罚学生属于犯法;孩子进父母的卧室要敲门,同样父母进孩子的卧室也要敲门;国家领导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在普通电影院同家人看电影,坐在公众的看台上看球赛;甚至监狱里的管教人员对犯人也没有歧视,因为犯人也是人,在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的素质高低,平等待人是一个重要的尺度。在一个社会,处处尊重他人的权益和人格,人被看做一个独立的人, 而不是等级中的人,不是某种关联的人际关系中的人,这个社会的观念便超越了世俗的偏见与平庸,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大树和小草都是地球上的生命,它们享受共同的阳光和雨露,有同样的生存生长的权利,也同样为地球做着各自绿色的贡献,不存在谁比谁重要,谁比谁伟大。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相互关怀下依存,谁也代替不了谁。地球不能没有大树,也不能没有小草,因为地球是一个丰富的多元的世界,世界是属于大家的。

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一个在写字楼里身穿高级套装的小姐,谁

比谁高贵?谁比谁愚昧?让这两个人对换一下,农民到写字楼里不知该干什么,小姐到黄土地上也不知该干什么。他们都无法在对方的天地中生活得自在。因为他们都不具备对方生存的本领和智慧,只能在自己狭窄的空间里施展有限的能力。一个农民在他的黄土地上生活,你能说他不是那块土地上的强者和大人物吗?一个制造火箭的专家到这块土地上束手无策,他不相对是个弱者和小人物吗?你能说农民冬日没事晒太阳不幸福吗?他们无忧无虑, 知足常乐,不比城里的大老板时时担心自己的股票贬值更舒心更轻松吗?因此,人与人是不可论职位而比的,就像不同的器皿装不同的东西,各有所长, 各有所用。人格一律是平等的,只要好好做人,好好做事,人人都是一颗灿烂的明星。

在平等的社会里,大家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幼儿园老师爱孩子,因为他们是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或亲朋好友的孩子;养老院的服务员爱护老人,因为他们是老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医生救护病人,因为他们是病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同样,部长、清洁工、歌星、摊贩、科学家、律师、工人、农民都在为社会尽着自己的一份职责,都应该把自己摆在与其他人同等的位置上,因为正是这些不同的人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组成了我们共有的人类社会。

**“我们必须改变一些社会结构而减少我们从文化遗产中树立起来的 特权。”**因为我们依然处在权大于法、人情关系比较重的社会。等级可以使 有的人、甚至他们的孩子享受某些特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注重某种关联或权力,如什么老总、什么主任、什么长等。在人际关系中,依然存在一些不正常不平等的状况,如拉关系走后门;阿谀奉承拍马屁;习惯于对人指手画脚;爱打断别人的讲话;好武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一个人说了算;喜欢嘲笑愚弄别人;看不起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差的人,等等。

《学会生存》提到:**“学校通常运用最好的手段去克服农村的缺陷, 禁止社会对手工劳动的侮辱,乃至允许劳动人民加入一特权的杰出人才的行列。但同样真实的是,教育体系通常有利于社会上、经济上特权阶级的成员和那些在学业上最富有禀赋的人们,因而破坏或损害了大量学生的前途。”**如重点中学的学生或普通中学的尖子生是大学的宠儿。而因高考几分之差落榜被排除的大学校门之外的,却是不计其数的学生。又如有钱人可以把子女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而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却因贫困而失学。

造成人与人不平等的原因:有历史的遗留,现实社会的缺陷以及人们生存中悬殊的差异。比如,从历史上看,中国妇女是被歧视的,女性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同样的社会地位。现在这种现象仍少量地存在于中国一些偏远的山区,所以西部的女童教育被列为近年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一个贫困的多民族的山区,那里以苗族为主, 还有侗、壮、瑶、汉等民族。一些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的人,过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狗不耕田,女不读书。”那些居住在深山里的少数民族的女孩,从小在家学家务、农活和刺绣,长到十八九就嫁人,从此一生当家庭妇女。为了使少数民族的女童也能享受国家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的权利,并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1988 年融水县在白云乡开办了第一个瑶族女童班。

平等意识并不是很容易树立起来的,需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阻力不仅来自男权方面,而且来自被剥夺平等权益的女性自己。经过反复的动员, 终于有 43 个瑶族女孩表示愿意上学,最终背起了书包,从此改变了这里女孩不读书的历史。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在国家教育部、地方政府、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以及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目前该县已办起几十个少数民族女童班和初中女子班,并培养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女教师,山区女孩子基本上有了与男孩子平等的上学的权利。

平等关系,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现代人的平等意识,将是 21 世纪做人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