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了可以自己站立的年龄

在公共汽车上,有人给一个 5 岁的女孩让座。孩子的妈妈说:“让她站着吧,她已经到了可以自己站立的年龄。”

一个体会到可以自己站立的孩子能够懂得独立,并依靠自己改变环境。一个在依赖别人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腿”比较软,必须靠在别人身上。下面有两个少女的故事,她们同是花季般的年龄,但是在理解自己如何“站立”,以及对待父亲的态度上,却大相径庭。从这两类典型中,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一点什么。

晓琳是大连市 65 中的初中生。12 岁时她妈妈得了肝硬化不幸去世,一年后她爸爸又得了脑血栓,不能说话,不能走路。更严重的是,医生说她父亲只有 50 天左右的时间了,而且他心情不好,想跳楼。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又受到这样的打击,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多么巨大。晓琳顶住了,而且她要改变这个残酷的局面。

晓琳买了一张美丽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爸爸,答应我,您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等您病好了,我一定要让您做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她在信中这样安慰爸爸:“我已经失去妈妈,不能再失去爸爸,只要您人在,哪怕是不能动了,也不要紧。至少每天放学后,我都能见到您,跟您说几句话⋯⋯ 不管您怎样,您在女儿心中的形象始终不会改变。在任何时候我都是您最好的女儿。”她还告诉父亲自己会争气的,让爸爸看到希望:“老师说我是最有潜力的学生,素质好,基础好⋯⋯总之一切都好,不要挂念我。”

女儿用自己的爱给父亲的生命注入了热情和力量,对人生感到黯然的父亲开始安心治病。坚强给病情带来转化,父亲出院了。晓琳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还要照顾好卧床的病人,给父亲倒尿盆、洗脸、做饭⋯⋯ 最重的一项任务是教父亲站立和走路,经常因为父亲沉重的身体和困难的动作使晓琳汗流浃背。不管别人对这种病症如何估计,晓琳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和信心要让父亲恢复健康。终于有一天,父亲可以独自站立了,父女俩都激动万分,老泪纵横的父亲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逐渐可以慢慢走动了。女儿的学习成绩进入全校第二名,还拿了市三好生等奖状。父亲把奖状端端正正地挂在屋子正中,躺在床上久久地凝视着。当女儿捧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颁发给她的奖学金时, 父亲满目泪花地握住笔,郑重地写下:“好女儿,你让爸爸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你是爸爸活下去的全部勇气和理由啊!”

晓琳有很强的不靠他人而靠自己的独立意识。这种意识使她可以把对父亲的爱变成一种超常的能力,挽救了生命几近枯竭的父亲。当一个人下决心用自己的肩膀支撑起一方天地时,这个肩膀就变得又宽又硬,恐慌可以变成镇静,怨恨可以变成自强,怯懦可以变成勇敢,悲伤可以变成忍耐。当人独立地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时,对自己对别人都增添了许多责无旁贷,人的潜在能量往往不可估量。

然而,许多青少年没有这样的体验。有的没有独立处事的机会,因为大人们代替他们做好了一切。有的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习惯于依赖。

中国的独生子女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与他们父辈小时候的生活状况有天壤之别。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积极的因素,如孩子可以得到足够的生长需求的保障,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如家庭的溺爱造成孩子心理素质差,缺少劳动锻炼,缺少伙伴的交往等。

比如:过去几个兄弟姐妹抢一个玩具,分一个苹果,如果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忍耐;现在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眼巴巴地盯着孩子的每一个召唤,除了摘星揽月做不到以外,几乎有求必应;过去孩子受到很多劳动锻炼,知道什么东西都来之不易,现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东西来得容易丢得也容易;过去孩子懂得服从别人,懂得处于从属地位,现在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全家老少都围着中心转;过去孩子很皮实,不用大人操太多的心,现在独苗独根受到特别的呵护,甚至怎么剥鸡蛋都不会了;总之, 过去孩子像粗磁碗,不需要太精细的保管,却很实用;现在像高脚杯,必须小心轻放不说,稍不注意就会出问题。

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指出:“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 来行动。”“应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在其中 的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有一个 19 岁的姑娘,考上大学后,因父亲承担不了她上大学的费用,她

把父亲推向了被告席。她父亲是个工厂的工人,每月工资不到 500 元,给女

儿汇去 200 元,剩下的还要赡养一个半身不遂的老母亲。从 1996 年起工厂严重亏损,勉强能够发出工资,一旦因病痛不能完成工作时,工资还要被扣掉30%。同事们都知道他是非常疼爱女儿的,而且是勒紧裤带为了女儿。父亲的节俭是有名的,在厂用餐的钱从来没有超过 2 元,有时甚至只买两个馒头。可是他却愿意把从牙缝里抠出的钱让读中学的女儿享受假期往返乘飞机探亲的奢华。父母离异后,孩子和母亲住在另外一个城市。

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女儿要求父亲为她承担大学期间的一半学费,约 12000 元。父亲拿不出,答应先给 1000 元入学。当父亲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才知道女儿已经起诉他了。这位没有多少文化,不擅言辞的父亲说: “女儿向父亲要钱,这没错,可她要钱的方式让我很痛心。我也不怨女儿, 只怨自己没有能力满足她的要求⋯⋯”

对于这件事,女儿说:“诉诸法律是解决我学费问题的最好方式,我不后悔这个选择。”理由有三:一是“别人的父亲可以为女儿提供那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我不过是要求保障我正常的学习而已,为什么不行?都是做父亲的”!二是父亲技术很好应该有第二职业,如果没有也是他不肯为女儿努力。听说父亲生活窘迫,她说:“那也是他自找的。”因父亲最近找了一个下岗女工的伴儿,所以“他可以找一个条件好的,也不至于把该给我付学费的钱拿去负担人家”。三是“如果父亲真的爱我,就是去打工挣钱,也该供我读完大学”。至于她本人是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来减轻父亲的负担, 她还没有考虑,因为不到时候,“他做父亲的责任还没有尽到嘛”。

不管法院审判结果如何,父亲都不愿意让法官帮助他解决与女儿的问题。

父亲的同事都为他打抱不平:他对女儿的爱,我们都能感觉到,为什么他女儿就体会不到一点呢?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体谅父亲的处境,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太自私了?

大学生状告父亲的事情是个别的,然而它反映出的现象是普遍的。孩子缺少独立意识,“花父母的钱,该花,父母生了我,就得管我”。因为孩子从小就是这么花钱的,不管父母挣血汗钱多么的不容易,不管两代人的消费水平有多大悬殊,孩子的需要必须满足。因为孩子很少受到这样的锻炼: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应该怎么办?

一位美国母亲有意不给儿子买他想要的名牌运动鞋,让孩子自己打工去挣。一位德国母亲偏不给女儿买她喜欢的玩具,直到一个圣诞节才买下这个礼物。他们有一条教子原则:一个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但不可能都得到满足。人需要懂得忍耐,懂得不和别人攀比,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所以青少年应该从小得到这样的锻炼。

珍惜情感的来自得之不易。经过忍耐、苦熬、期待、努力后,得到的哪怕很不值钱的东西,也会觉得异常宝贵,并从中体会到幸福和真正的满足感。反之,来得容易,再值钱的东西也不会当回事,更没有那种珍惜的喜悦。

有个中学生每年过生日时,父母送他花了许多钱买的礼物,他都不当回事,好像这都是应该的。有一年,父亲找到了一个树根,拿回家来慢慢构思、设计、雕刻,爱不释手。孩子也很喜欢,有时也参与其中,但毕竟他不是这个根雕的主人。又逢孩子过生日,父亲把根雕作为生日礼物赠送。期待已久的孩子如获至宝,郑重其事地把这个由父亲一刀一刀刻制的根雕摆放在自己房间最显眼的地方,并为此写了一篇作文。

许多青少年在被问到“你感受到父母对你的爱吗”,大都摇头,因为这个爱也来得太容易,孩子还没有来得及体味什么是爱,爱已经蜂拥而至。真正理解爱的含义,需要在爱的付出和奉献中。大人总是生怕孩子吃亏,孩子也变得绝不能吃亏;大人为孩子付出许许多多的爱,孩子就伸手接受许许多多的爱;大人没想到让孩子回报,孩子也想不到给大人回报;大人觉得应该对孩子无私奉献,孩子也觉得大人必须无私奉献。到了可以自己站立的年龄, 应该懂得爱别人,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独立。

在蜜罐里的青少年常常容易表现出对爱的麻木和对独立的无能。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我已经到了可以自己站立的年龄。

影视教我们认识人的方法不可全信,因为好人不一定有“好人”的长相,有“好人”长相的不一定是好人。

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年龄越小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越高,年龄越大,对自己的估计越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