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宽容精神对待现在和未来

宽容精神是做人必备的美德,不仅对今天也对未来。人际交往离不开你我他以及其中宽容的内涵。同时,在一个促进多元化文化发展、鼓励民主对话的新世纪,宽容已从我们身边走向世界。

人能具有宽容精神是不容易的,首先需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琐事做起。当人们遇到矛盾的时候,往往先找别人的毛病,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

骑车者撞了一个行人,双方就开始了对骂:“你眼睛长哪了,不看车乱跑!” “你会不会骑车,往人身上撞!”老师批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首先想到如何为自己辩护。老师表扬一个学生,其他学生就会说出被表扬者的许多缺点。谁都不从自己这里找责任,谁都不从别人那里找长处。如此这般,何处寻宽容?

宽容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一个标准。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一个得意门生。有一次颜回看到一个买布的人和卖布的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颜回上前劝架,说:“是三八二十四,你算错了,别吵了。”那人指着颜回的鼻子: “你算老几?我就听孔夫子的,咱们找他评理去。”颜回问:“如果你错了怎么办?”答:“我把脑袋给你。你错了怎么办?”颜回道:“我把帽子输给你。”两人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颜回心想,老师一定是老糊涂了, 只好把帽子摘下,那人拿了帽子高兴地走了。后来孔子告诉颜回:“说你输了,只是输一顶帽子,说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是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颜回恍然大悟,扑通跪在孔子面前:“老师重大义而轻小是非, 学生惭愧万分!”

这种宽厚与容忍绝对不是争斗小人能够做到的,明知对方错了,却不争不斗反而认输,虽然自己吃点小亏,但使别人不受大损。不重表面形式的输赢,而重思想境界和做人水准的高低,这样的人其实活得很潇洒。这就是孔子所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责备自己重些,责备他人轻 些,这样的人就没有怨恨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中国传统所崇尚的正是“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的宽容精神。

青年人争强好斗之心较重。同学之间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得脸红脖子粗;自己做错了事,不着重检查自己,而非常在意别人批评的态度;两个好朋友一个进步受表扬了,另一个不首先为对方高兴而是产生嫉妒;与人交往时,别人话说得急躁一点就受不了;如果自己占理了,绝不能轻易饶过对方⋯⋯

“文革”期间,有些好斗的中学生是打派仗的主力,而且特别爱抱怨别人,很少检查自己。那时把对方骂个“狗血淋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

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者,都觉得自己了不起,是“中流砥柱”。他们考虑问题时,往往缺点错误是别人的多,优点成绩是自己的多,根本不懂什么是自律,什么是宽容。

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之后,生活的困苦,步履的艰难,磨掉了他们嘴上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练就了他们脚踏实地的生存能力。几年过去,原先的自以为是不多了,爱生气闹别扭的也减少了,很难的事不难了,受不了的事受得了了。他们从生命的体验得出结论:生活不容易,别苛求,别不知足。光阴似箭,别白来世一遭,别胡涂涂地走完人生。谁都有缺点,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谁都有感情抑制不住发怒的时候,谁都有说过头话的时候,世界没有纯粹的水晶完人,谁都需要约束自己,谁都需要宽容别人。经历艰难方知珍惜,方知与人同舟共济。谅解、宽容、忍耐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很多人在经历了磨难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有这样一个问题:“当你讨厌的人向你求助,而且你能帮助他,你会帮他吗?”持肯定回答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是 59.8%,41.7% 和 37%。总的来说,当别人主动求助的时候,比较多的青少年愿意帮助。不过从小学到高中人数是递减的。另一个问题:“对过去欺负过你或严重伤害过你的人,你会怎么办?”只有 29.9%的学生表示原谅他,有近 24%的人表示很难原谅或绝不原谅,其余的表示原谅但不忘记。看来,能够主动宽容别人的错误并非易事,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得到。

文革期间学校里一些造反派的学生为了表示与“反革命学术权威”划清界限,主动跳上批斗台,对昔日倍加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大加控诉,进行上纲上线的批斗。多少年过去了,经过拨乱反正,人性的东西重新被拣起。很多老师都谅解了那些曾经不公正对待他们的学生。这种人生大度的宽广胸襟,能溶解所有的残冰败雪,使万物焕发新的生机。

美国许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代人有两个必不可少的道德基础:宽容与自我约束。他们举出许多事例证明,人类几乎所有的道德表现,如羞耻感、责任感、自豪感、有罪感等,都出自于这一道德基础。因此从小培养自己的仁慈心、忍耐心、助人为乐、宽厚豁达的情怀、开朗乐观的性格、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缺少什么?什么东西都有,就缺少理解人、宽容人的心胸与精神。也许正是什么东西都有,什么都来得太容易,才使青少年缺少了许多只有在磨难中才能懂得的道理。因为人需要在逆境中经历不同的锻炼,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在困难中别人没有提供帮助;他人做错了事给自己造成麻烦;遇到文化差异和互不理解的矛盾⋯⋯在这些情况下,是反省自己还是责怪他人?是接受差异还是排斥差异?宽容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需要从内修自己开始。

没有宽容,一点小事都能引起争端,就像在公共汽车上谁踩了谁一脚, 也能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如果把这样的情绪放在世界的事务中,非得引发世界大战不可。有个同学课间时打来一杯开水,突然后面另一同学猛地一撞, 热水浇在了一位坐着的女生脖子上。随着一声尖叫,就开始了互相的争吵和责备:“真够损的,想把我烫死!”“不是我,是他把水撞到你那的!”“我脑门后面也没长眼,赖得着我吗?”争论永远无法分出对错,越是互不相让, 越使矛盾尖锐,结果每个人都气鼓鼓的。一节课后,他们平静了许多。那位

女生对刚才吵架的两个同学说:“我没事了,衣服干了,脖子也不疼了,说不定还得感谢你们俩,给我做了一次颈部轻松治疗。”那两个同学一愣,然后相对一笑。一个说:“对不起,我太莽撞了。”另一个也抢着说“不,是我太莽撞了。”

苛刻会把非常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宽容则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我们没有意识到,在生活中的许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做得不偿失的工作,使本来可以十分简单的事变得非常复杂,然后再用复杂的办法解决,结果越来越复杂。世界上的事情也如此,本来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矛盾,非用针尖对麦芒的方法以武力对待,结果问题就越发难以解决。

有一位中学班主任老师喜欢批评一个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批来批去,这个学生依旧经常不完成作业,反而越来越厌学。后来老师改变了批评训斥的方法,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你说下午把没有完成的作业补齐,我知道你会做到的。”这个同学果真下午把认真补做的作业交到了老师手里,后来也能按时完成作业。在他身上体现出宽容的效应,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到学期末,同学和老师都发现,他的进步的确不小,过去的“老大难”问题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