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教师心理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教师心理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理想人格向现实人格转化。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形成了为人师表、甘为人梯、献身事业、情操高尚的理想人格。在今年,这种理想人格对教师心理品质的形成仍具有导向作用,但教师人格中的现实性因素大大增加,不少教师面临两难选择。作为教师,他们一方面要为人师表,另一方面又要提高自身生存、发展和竞争的本领;一方面在担负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社会重任;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能力, 有协调和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本领。

  2. 教师的物质需要相对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精神需要,而且也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既要看到在一般情况下教师精神需求的优先性,正确估计和充分认识精神需要的动力作用,又要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物质需求的合理性和现实性。比如中年教师除工作负担很重之外,生活负担一般也比较重,而整个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市场物价上涨等因素,使他们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大甚至相对下降。青年教师工资待遇低,经济负担重,有的弃教经商,有的搞第二职业等。产生这些状况,固然有思想方面的原因,但更多地反映出他们在当前这种特定条件下,对物质需要的迫切性。

  3. 教师心理层次的鲜明性。过去受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制约,教师心理的层次性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特别是近年来,人们的思想突破了旧的框框,教师的个性心理得到了发展。老年教师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近年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的改善有一种满足感;中年教师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政治上成熟,思想敏捷, 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观念,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工作和生活负担都很重;青年教师思想解放, 重实际,少盲从,但思想动荡,讲求实惠,专业思想不稳定,不安心教育工作,“跳槽”和“下海”现象时有发生。

4、教师心理的时代特征更为显著。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教师所受教育,所处环境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而决定了教师心理的发展变化无不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不仅是新思路、新观念的传播者,而且是践行新思想、新观念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