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古城门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面的台北盆地中央,被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三面环绕着,北有大屯火山群,西有林口台地,东南部为中央山脉北侧边缘的余脉与丘陵所簇拥着。以前,这里只是一片沼泽密林,罕见人烟。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后,实行“寓兵于农”的政策,派兵到这一带开荒。到公元 1708 年,即清康熙四十六年,才有福建泉州移民陈赖章等在这里安家落户,建立村庄。15 年后出现了街市,被称为“艋舺”。然而此时台湾的其他城市早已是颇为兴旺的地区。“艋舺”系当地土语地名的音译,其大意是指“独木舟及独木舟的聚集之地”。因当时淡水河上游一带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为了与从大陆侈民来台北一带垦殖的汉人交往和贸易,他们时常携带着山区的土特产品,驾驶着独木舟顺流而下,到这里舍舟登陆,以物易物。天长日久, 这个既适宜停靠独木舟、也适宜货物集放的地方,便被称为“艋舺”。但台北城廓的出现,只有百年的历史。

清光绪元年(1875 年)6 月,钦差大臣沈葆桢奏建府治,将台中的台湾府移置台北,定名力台北府。光绪四年(1878 年),知府陈星聚向官民募银20 万两建筑城池,至光绪八年(1882 年)3 月竣工。城壁为石墙,城门楼的砖瓦则是从厦门运来的。粘石的“红毛土”是用糯米蒸熟后加上红糖及石灰合春而成,其坚固耐久,不亚于水泥。

台北府城为四方形,周长为 4000 米,城墙高 5 米,雉堞有 1 米高,城上

走道宽 4 米,可供两人骑马并辔而行。城外挖有护城壕,筑有东门(景福)、西门(宝成)、大南门(丽正)、小南门(重熙)、北门(承恩)五座城门楼。北门石门额上题刻“台北古城门 - 图1疆锁钥”四字。其后复建巡抚衙门,从那时起定台北府为省会,逐使台北成为台湾的政治文化中心。

日本侵占台湾 10 年后(光绪三十一年,即 1905 年),城墙尽被拆除,

西门(宝成门)也同时被毁。在本世纪 20 年代后期,又有日本官员倡议拆除所有城门。因为留下它们“易启岛民思汉之心而有碍同化政策之推行”。幸经日本的汉学家中山樵先生力争,此议方息,台北四古城门才得以幸免残存。

经过 1960 年和 1979 年先后两次整修、粉饰,这四座城门戍楼的雉堞甍瓦、飞檐楹柱均修补完好。北门——承恩门是保持石砌城廓原貌的遗迹,为全台一级古迹。碉堡式的朱色厚墙直接承负起翘的歇山式单檐屋顶,原来高嵌于北门外廓大门之上的雄姿勃勃的石制门额“台北古城门 - 图2疆锁钥”却被日本人拆下压在总督官邸后花园凉亭脚下,至今八十年来竟无人过问,还在原处,忍受凄凉。

沿爱国西路前冬树下的红砖步道,正对着南门——丽正门,这条步道地就是昔日的南城墙所在。

小南门——重熙门的建筑风格和其他城门截然不同。单檐歇山,柱廊环绕,显得特别轻巧。

东门(承恩门)原来形式与北门相同,也有外廓。但是目前整个外貌都改动过了,成为一座宫殿式城楼。在东门可以展望笔直的中山南路,就是以前的东城墙原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