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海城隍庙

台湾的城隍庙有 30 余家,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台北迪化街上的“霞海城隍庙”。庙不大,声名不小。它以规模盛大的迎神赛会和众多的信徒而为全岛城隍庙之冠。

据考证,霞海城隍的祖神是福建同安下店乡海天厝的庙神,为附近五方的守护神,所以地名称之为“下海城隍”。清道光年间,同安县陈姓族人入台北垦拓,迎请该神象入台“保佑子民”。起初只供奉在居家店辅里。后因漳州人和泉州人发生械斗,神象被焚,乌黑得不忍目睹。信徒们赶紧为它塑上金身,所以今日霞海城隍是金皮护身。至咸丰九年(1860 年),才正式建庙,并将“下海”二字改为“霞海”。不过,建造庙字的规模甚小。据说是因其正处于所谓“蜂。巢穴”上,所以越小越好,有“庙越小越灵”之说。传说光绪十年(1884 年)法军攻入基隆,台北同安籍民众在城隍庙前组织义勇军,在神前誓师出发,上阵协助官兵抗击侵略者。后来法军败北撤退,义军荣归,乡民们认为是祖家城隍爷的“保佑”,自此香火大盛,衍至今日, 信徒有数十万之多。“城隍爷”也就成为某些信徒“国家社稷”的化身,谁不敬城隍爷就会被视为忘祖忘本忘国的罪人。附近人家,事无大小,多来庙中求神“指点迷津”。还有很多人拜城隍爷为“契父”(义父)。据统计, 霞海城隍的“契子”(义子)遍布全台,有 6 万多人。

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是城隍爷的诞辰,全省的信徒们皆云集霞海城隍庙,参加隆重的迎神赛会祭典。

迎神赛会从五月初八开始,来自岛内各地的音乐团、戏剧团、歌舞团、诗意阁(由少年男女穿戏装,站在大车上演出著名故事)、“水浒队”(由108 个男女扮水浒英雄,排列如仪仗队),挤满了庙里庙外,庙前庙后。这时的城隍庙已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鞭炮、管弦、锣鼓震天动地,好不热闹。五月十一、十二夜间,城隍两次“出巡”,十三日则是白天绕境游行。神轿出巡时,成千上万的信徒身披黄衣,手执“稻江霞海城隍”的灯笼随行。香客、阵头乐团成群结队,俨若大军团出动;拥挤、热闹、喧腾,气势不凡, 还有许多人扛着纸糊的“垮枷”,扮成一个有罪之人。他们多是身体不适或自觉罪孽深重者,自愿做神明的部属,或戴纸枷游街,以赎罪愆。有的还手拿扫帚,随着游行队伍沿街扫马路,为城隍爷游行一大“风景”。

五月十三日那天,迪化街上家家户户门口都县挂着“稻江霞海城隍”的黄色灯笼。入夜时分,人群散去,昏黄的灯影随风摇晃,仍旧不甘寂寞地为城隍爷“守夜”。

台湾人民把城隍视为正直无私、刚毅勇猛的护国守境之神,在异族侵犯时刻,城隍“出巡”意义更深。所以,在日据时期,参与霞海城隍诞辰绕境出巡的人数创下了纪录。 1921 年,据当时的统计,光是搭火车前来参与城

隍诞辰活动者为 20 万人,加上台北本地参与者,总共达 33 万人,那时,日军当局是严禁祭礼活动的,但面对如此盛大的活动。日本人也无可奈何。这种盛大的祭典年年奉行,保持至今,所以台北有句俗谚说:“五月十三人看人,人山人海中国人”讲的就是霞海城隍庙迎神赛会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