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的回忆——鹿港民俗文物馆

鹿港向来是台湾文化的重镇,人才辈出,无论在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上, 鹿港的地位均不容忽视。在民俗文物的保存方面,学者们一致认为,鹿港是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对于要了解台湾古老民俗的人来说,不到鹿港是万万不行的;而到了鹿港,民俗文物馆就成了参观的首选目标。

鹿港民俗文物馆于 1974 年正式开放,内有文物约 2000 多件。馆中展览的有各类文献、史料、图片、书画以及家具、祭台、寝台、日常用品、服饰、石器等各类的器物,可谓十分丰富。大致可分成这样几类:

鹿港文物。楼下展室以简介鹿港的历史文化为主,诸如鹿港的文献、史料、昔日鹿港街道的景观图片等。比如昔日鹿港十分有名的“不见天街”, 现已荡然无存,这些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一些台湾已逐渐消失的民俗活动,如七夕佳节糊亭敬奉、点燃灯座神佛升天等,馆内也保存了较详细的图片资料。

南北管乐器。该馆有南、北管乐器各一套,都是珍贵的音乐文物。南管与北管是台湾最普遍的音乐,如今被集于一处,确属难得。南管本是福建泉州一带的音乐,曲调悠长清雅,不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单用管弦,曲词以土语音唱出。该馆收藏的南管乐器有拍板、洞箫、琵琶、二弦、三弦等。北管源于长江以北的地区,歌调、曲词用的是北京音,使用的乐器中增加了通鼓、滴鼓、大锣、唢呐等。

木雕与刺绣。馆中有寝台三座。其中一座是前清遗物,木雕极为精美。鹿港师傅的木雕技艺历来有名,目前依然独步全台。台湾许多著名寺院在兴建整修时,都点名要鹿港师傅来做。木雕的题材十分广泛,除通常的梅、兰、竹、松、菊或福、禄、寿、如意等吉祥图外,还有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题的,形象生动古朴,内容丰富,令人赏心悦目。

该馆收藏的刺绣品有各式各样的眼镜套、妇女穿的三寸绣鞋及绣套、绣坠等、图案、色彩就更加多样化了。

字纸炉。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藏品。该炉为泥制,其貌不扬,然而它的底蕴和意义却非同凡响。反映出古时台湾人崇敬文字、文化的心理。该炉的炉壁上刻有“敬惜字纸”四字。据说昔日台湾十分敬重“字纸”(即写有任何文字的纸张),地方百姓专门雇佣一些老翁沿街走动,捡拾散落街头的一切附有文字的破纸,例如报纸、名片乃至广告宣传单等,然后携至街角专设的小亭状的字纸炉中烧掉,最后还要把纸灰投入海中。

有关台湾人敬惜字纸的习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传中日甲午战争时,有一混入台湾搜集情报的日本间谍,他是个“台湾通”,无论是语言、穿着、习惯,都与一般台湾百姓没有任何差别。终于有一天,他急着上厕所, 忘带手纸,情急中随手从地上抄起一张印有文字的碎纸使用,被当地人识破了天机。当然,民间传说,不足为信。但台湾人敬重读书人、敬重知识,连带着崇敬任何写有文字的纸片却是不容争议的历史事实。

民俗文物馆可以说是一个研究台湾传统文化的宝库,无论是实物、图片还是文字介绍,细细品味,将使人顿发怀古之幽情,浮想连翩,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