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帝雉

宝岛台湾有许多珍禽异鸟,其中的帝雉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珍稀鸟类。1906 年,英国的鸟类专家沃特·古费罗到台湾考察。在阿里山区,他偶

然在原住民的头饰上发现了两支闪着美丽光泽的深黑兰色的一尺多长的雉尾。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一种雉尾,于是他视为奇珍,高价买下。当时他愿意付重金购买这种长尾的山雉,不巧一时无人捕到,他只好带着两支珍贵的雉尾回国。

多年以后,英国鸟类专家们判断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长尾山雉,属于台湾所特有。沃特·古费罗决定再次赴台寻找这种珍禽。1912 年他再入阿里山区, 在当地原住民的协助下,沿八通关古道各林区布下 100 多陷阱。结果他捕获

了雄鸟 8 只、雌乌 3 只。这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山雉:雄雉全身披着深黑蓝色的羽翎,蓝色中微微泛出一丝紫蓝的光泽:它的脸和冠为鲜红色,足部则是绿褐色。雌鸟的全身毛羽呈现紫褐色,头颈部分略带橄榄色,腹部有白色的斑点。雄鸟的雉尾特长,可长达二尺。蓝黑色的长尾上,有十多条白色的“狭横带”花纹,当它昂首啼叫时,垂下长长的雉尾,看上去像一只黑色而美刚的凤凰。

沃特·古费罗把捕捉到的雉鸟带回英国,鸟类学家们依照其体形,正式给它取名为“黑长尾雉”,日本人认为这是众雉之王,应登上台湾百鸟至尊的宝座,于是给它取了另一名称“帝雉”。

帝雉的故乡在阿里山区,尤其在玉山附近,八道关古道一带人迹罕见的森林中,它们曾经繁衍生殖得颇为兴旺。它最适宜的生活环境是海拔 2000

至 3000 米的高山森林。它的胆子很小,有人说它的性情像封建社会深闺少女似的羞涩,远远听到轻微的人声、脚步声,就会立刻隐身于森林深处。它们每日破晓时分出来寻找食物,太阳升起后即归山林;黄昏时分,它们才又出现于林畔草地,捕食昆虫;夜幕垂降,它又悄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无怪乎难以捕捉。

阿里山区的森林中原本常常可以听到帝雉的啼叫声,那声音清脆动听。由于台湾貂以帝雉蛋和雏为主要食物,加上几十年来人类的大量捕杀,阿里山帝雏已濒于灭绝。而世界观常帝雉的中心也由台湾移到了英闰,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也早把它列为“濒危珍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