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土歌仔戏

在台湾流行的地方戏曲中,最富有台湾乡土风味的当属歌仔戏了。在台湾,很少有人没有看过、听过它,如今虽然盛况已逝,但在乡野小镇的庙堂里,或大厦林立的都市街巷中,仍然可以经常看到歌仔戏的野台,锣鼓喧天, 又唱又跳,吸引了不少观众。

歌仔戏是台湾本身地方戏中的后起之秀。明清时期,闽南移民开拓台湾时,带来了漳州芗江一带的“锦歌”、“采茶”、”车鼓”等民谣,在发展过程中揉合了台湾民间歌谣小曲,再吸收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以闽南语表演的古装歌唱剧,称之为歌仔戏。因此,歌仔戏源于闽南,却成型于台湾。是最具有台湾乡土风格的戏剧。

歌仔戏的真正兴起,大约于民国初年,最早流行于东部兰阳平原一带, 再传到台北,受到普遍欢迎,乃迅速传遍全岛。早期的歌仔戏只是在农闲时, 在民间的迎神赛会上做业余演出。表演团体也是临时组合的,表演题村多是民间熟知的历史演义故事、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深入民心。很快就出现了职业化的戏班子,歌仔戏团如雨后春笋地产生,由贺神娱乐性质,走上了职业化、专业化的表演艺术。

台湾歌仔戏的发展,受当时台湾民间流行的乱弹(北管)、南管戏曲、潮州白字成的影响、而影响最深的是平剧(京剧)。大约在民国 12 年(公元1923 年)后,大量平剧演员加入歌仔戏团,使原本质朴粗俗的歌仔戏产生了剧烈的变化。如行头道具、场面、音乐、剧本等,尤其是在武功训练方面, 更是承袭了平剧的那一套,使歌仔戏面目一新,风行全台。

歌仔戏的音乐,依唱奏方式的不同,叫分为三类:一是唱腔,以人声演唱的乐曲;二是吹牌,以唢呐吹奏的曲牌,取自北管和平剧;三是伴奏曲牌, 指配合舞台动作或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歌仔戏的表演,包括歌唱和武打身段,剧中的角色有小生、小旦、小丑、苦旦 (青衣)、老生、花脸及三花等。小生和苦旦是戏中最主要的角色、小丑、小旦次之,老生、大花殿后。

歌仔戏最初的歌唱形式,是简单的男女对答歌,特征是以七字或五字为一句,四句为联句,句尾押韵的歌剧唱法,后来演变为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吟唱,又演变为以唱民间故事和地方传统成为主。

歌仔戏的黄金时期是民国 24 年(公元 1935 年)前后,当时全省各地都有专门供歌仔戏演出的戏院,数以百计的歌仔戏班,在各地做职业性演出, 达成前所未有的盛况。

有趣的是,歌仔戏发展后,还产生了“回祖籍认亲”的现象。1928 年, 台湾“三乐轩”和“双珠凤”两戏班来到同安县石美乡(现属龙海县)演出, 大受欢迎。次年,该乡从台湾请来歌仔戏师傅,“教练演员”逐渐地在龙溪、

厦门等地也都组织了歌仔戏剧团,形成了闽南歌仔戏。1945 年台湾光复后, 两岸的歌仔戏还进行了互相的交流。

到了民国 26 年(公元 1937 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本人为加紧其侵华战争,在台湾积极实施皇民化政策,禁止台湾人民读汉书、说汉语,凡带有中国民族色彩的娱乐部被禁止。而歌仔戏演出的,都是台湾同胞和中华民族血脉息息相关的故事,最能唤起民族意识,格外引起日本人的不满,予以严禁。但歌仔戏业者并没有屈服于压力,反而表现出强韧的生命力, 不能明演,就转入地下,从城市转到乡下,不着戏服,恢复“落地扫”的方式进行演出(“落地扫”是指迎神赛会对,于广场上围个场地,在平地演唱的方式)。

另外,也有许多人转入“新剧团”,唱改良的歌仔戏,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穿着时装,把皇帝改为董事长,宰相改为经理,文武百官改为职员,以留声机代替被禁的文武场,不改歌仔戏的动作、台同,依旧唱歌仔戏的曲调,在当时日本铁蹄的统治下,很受一般民众欢迎。

1945 年,台湾光复后,台湾各种地方戏曲复苏,歌仔戏恢复原貌,并很快地达到全盛时期的景观,在以后的十几年里是歌仔戏最为辉煌的时期。可惜到了 1962 年,电视开播后,观众逐渐被电视抢走,给歌仔戏以致命的打击, 一落千丈。许多剧团无法维持,纷纷解散,歌仔戏又沦落为只在节庆或神诞时才有机会看到。

不过,面对新时代的冲击,歌仔戏也在适应环境改变自己,以期获得新生。如把歌仔戏搬到电视上,演员加入电视歌仔戏团。崛起于屏东县潮州镇的“明华园歌仔戏团”异军突起,曾获得台湾戏 剧竞赛总冠军的称号。明华园运用了现代戏剧观念,改良剧本使剧 情紧凑,应用现代管理方式, 创新道具布景、服装等,颇受人们欢迎,为歌仔戏注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