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继承、借鉴和创新
中小学地理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材的编写,在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许多地理教育先行者留下的有益经验和教导,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宝贵财富。清末,张相文编写我国中小学教学用的《中国地理》和中学《地文学》教科书的首创精神,以及本世纪20 年代,竺可桢发表《地理教学法》一文,所阐述的地理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地理教学仍有指导意义。在各个历史时期,许多专家、教师编写了多套中小学地理教科书,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文化和教育不能割断历史,要有批判地继承。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应具有的文化科学素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要求有不少共同的地方。如地理课(或与历史、公民合称社会课)一般为必修课,要求通过地理教学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树立全球观点和全球意识,学会使用常见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在世界地理教材中,如何在有限课时内将七大洲、几十个地理区域、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组合,突出区域特征和重点,
如何发挥图像作用,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等方面,国外地理教科书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向国外学习,原则是“洋为中用,以我为主”, 目的在于开拓思路,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地理教材吸取有益营养。
由于时代在前进,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所以,包括地理在内的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都需要在总结前一时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作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 40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的改革,有三次在创新方面获得显著成果:
第一次是 50 年代初,借鉴原苏联经验,创建新中国中小学地理教育的新体系。小学以生动、形象的中国区域地理景观和社会主义重点建设为主,初中加强了自然地理,高中讲中外经济地理。地理教科书的思想性有了质的变化,科学性有所提高。
第二次是 80 年代初,高中地理重新设置,创建了以现代地球科学知识为基础,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线索的系统地理体系,高中地理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次是 90 年代初,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将原小学地理常识与社会常识、历史常识综合为社会课;初中地理加强基础知识,精简区域地理中过于繁琐的部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在教科书编写中,重视学生年龄特征,力求便于学生学习,注意课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加了较多的可促进形象思维的图像。
在 40 多年中,地理教育改革也有失败的教训。1958 年,中学地理课时大量减少,削弱了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1963 年,初中设中国地理, 高中设世界地理,后因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改革试验随之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