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 地理知识的传授与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

地球是人类之家。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人类之间的交往、旅行、商业、信息传递,以及国际关系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的,因此地理知识是人们经常的和必要的知识。远在有文字记载以前,人类为了了解生存环境,就注意考察周围的地理事物,区别一个地方同另一个地方的差异,并将自己的见闻和臆测去告诉别人。自从有了文字以后,地理资料就被陆续记载下来传诸后世。

在西方和东方的古代学校中,地理知识是结合在有关学科中传授的。例如,古代埃及人为了预测尼罗河的泛滥时间,就产生了天文学, 要测量和计算被尼罗河水淹没的土地,就产生了算术和几何学,这样, 地理就与天文学、数学相结合。希腊人认为公元 8 世纪荷马所写的史诗

《奥德赛》,是西方最早的地理著作,这是地理与文学的结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地理知识的传授多与历史相结合,如中国历代史书中, 大多有地理志的专门篇章,如《汉书·地理志》等。

在近代学校中,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小学单独教学,是 17 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主张,并逐渐为西方学校普遍接受。这是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立,航海事业的兴起,殖民主义对外扩张和掠夺的需要,地理因此被认可为普通学校必要的基础课程之一。20 世纪初期,中国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取士制度,改用现代学校制度,引进西方科学文化,1904 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地理成为中国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一直延续至今。但是,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教学方法并不一样。特别是近 10 年来,许多国家为了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都在研究探索教育改革的途径,作为基础教育组成部分的地理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二 地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传统学校地理教学的目的,是把历代人们已知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后代。早期的地理教学内容属于“百科知识”性质,以地志形式出现的描述为主,着重讲述世界各地“有什么”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和“是什么样的”。

19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地理考察和科学研究的进步,西方以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为代表的地理学家,开创了近代地理科学的新时期, 地理学科逐渐形成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区域地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在讲述地理事物特征和分布时,进一步试图说明“为什么”。当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主要是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

本世纪 30 年代“环境决定论”衰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给自然带来巨大变化,生产力迅速发展。这样,就使一些学者产生人类通过高级与发达的科学技术就可以控制自然,征服

自然,改造自然等思想。在这种过分夸大科学技术力量和人的主观意志的情况下,不少地方出现了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发展生产,破坏生态平衡,无节制地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加上世界人口剧增,城市人口膨胀,环境质量恶化。因此,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全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为学校地理教学的主要课题。

1980 年,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英国伦敦大学教授 M.J.怀斯在东京

举行的第 24 届大会上致开幕词时指出:“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急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仍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面临的主要课题。”这种人地关系协调论的提出,也为地理教育的理论思维开辟了新途径。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为什么”会在地球上出现这些问题,研究“怎么办”的对策, 在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实践中,如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参与社会进步决策,协调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社会进步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伴生与共存。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所有国家都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热爱自己祖国的教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接触日益频繁,经济文化互相渗透的信息时代,许多国家在地理教学中都把本国地理作为世界的整体部分来认识,教育学生要保卫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别的国家和其他民族。在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下,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合作,设法消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政治上、经济上的不平等,以求得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中国现行的学校地理教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的培养。

三 地理课程结构的变革

近 10 年来,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在注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进步需要的后代,研究如何改进学校课程结构,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以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进取开拓精神的培养。

地理学科所学的内容,既有属于理科性质的自然地理,也有属于社会学科性质的人文地理。在日本中小学教学指导书中,明确规定“地学” 为理科课程,“地理”为社会科课程。多数国家的课程表中统称“地理”, 一般属于社会科,中国也是这样。但是,有的年级专讲自然地理,有的年级专讲人文(或经济)地理。在讲国家地理或区域地理时,则多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综述。

目前,日本、美国、苏联等国在小学阶段,地理已不单科教学,而将必要的知识综合至“自然”和“社会”课中。中国新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课程也是如此。

中学阶段,地理课程结构改革的趋势是:在综合化方面作了研究试验;适当安排地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科目和时数;精简地理学科过于繁琐和学生不易接受的知识,突出与现代社会进步有关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