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5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地理科目 本国

地理

本国 外国地理 地理

本国 外国地理 地理

/

每周课时 3

2 2

2 2

50 年代初期,适应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需要的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尚未编出,只是选择较好的旧课本加以修改,主要是删除反动的政治观点和明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论点,临时代用。

1953 年,学习苏联经验,对高小、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地理课程

内容作了通盘研究。高小五、六年级每周各有 2 课时地理,讲述关于地球的、祖国的、世界各大洲的初步知识。中学地理课程分设在初一至高二的 5 个年级,共 12 课时,占中学总课时的 6.3%。

1953 年~1957 年中学地理课程安排如表 1-6(表略,见第 10 页表)。这个时期,初一学习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使学生对地球的自然地理

面貌和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规律性,以及简单的地图测绘获得初步的概念,并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基础。初二、初三的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以区域自然地理为主,为了照顾不升学的初中毕业生的需要,也讲一些必要的经济地理知识。高中的外国和中国经济地理,着重讲述外国和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产配置情况。中学地理课程这样安排,系统性较强,初中和高中的重复较少。新编的一套教材不仅在观点上同旧教材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在地理学科水平上也超过了旧课本。此外,还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主要缺点是结合我国实际不够,有些内容与政治教材重复。

1957 年,在研究精简课程时,开始了对中小学地理课程的大量削减。

1958 年以后,外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自然地理课程先后被取消,

中学地理由在五个年级开设减为只在两个年级开设,总课时由每周 12 课

时减少到 5 课时。与此同时,小学六年级的地理课也被精减,只在五年

级保留 2 课时,以后也取消了。

1959 年~1962 年,中学地理课程的安排如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