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中地理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意见

一、地理必修课,在稳定巩固现行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国自 1982 年高中重设地理课,并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以来,1990 年,地理课必修课又作了修订,并在高三增设了选修课。10 多年来,高中地理以地球科学的内容为基础,以环境、资源、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线索,以人地协调论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国情观念、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广大师生、地理学界、国家有关部门(如环保、林业、城市建设、计生委、地矿部)的普遍欢迎。不少高中学生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乡土地理调查,对当地生产、环保、城市建设等方面,写小论文,提出建设性意见,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欢迎。

10 多年来,经过地理教育界各部门的努力,已培养建设了一大批合格的高中地理师资,能够胜任高中地理教学。因此,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首先应稳定巩固现有的成果,在课程体系、指导思想、基本结构等方面不作大的变革。为了进一步贯彻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高中地理必修课在保持每周 3 课时的情况下,教学内容需作必要的调整, 应增加交通、贸易、旅游地理的内容等。

二、1990 年开始设立高中地理选修课,主要是为适应高考文科类考生复习初中区域地理知识的需要,不符合进一步提高地理科学知识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爱好的需要。1993 年全国七省市高考不考地理, 1994 年 20 多个省市不考地理,高中地理选修课已名存实亡,高一地理必修课的教学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当前地理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建议今后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作如下安排,并应与高考文理科分别挂钩。

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科目 地理(必修)

环境科学基础

人文经济地理

(以环境、资源、 (选修)(包括 (选修)

人类活动为线索

理化生地的基础理

(包括基本理论、

的系统地理) 论、实例、实验) 区域特征及专题)

周课时 3

共同必修

3

理工农医科必选

4

文科类必选

上表中,高一地理课必修课主要是在现行地理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调整、提高。

高二设选修的“环境科学基础”,包括环境要素、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监测手段和治理),理论与实际结合,安排观察、调查、实测试验。本课程是在高一地理通论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并注意环保工作实际能力的培养。可列为有志升入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必选和高考必考的科目。

高三的人文经济地理,也是在高一地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为有志升入文、法、政治、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或是走向社会从事第三产业的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充实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地理知识而设置,可作为文科类学生必选和必考科目。

在选修课中不设“地球科学”,而将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同理、化、生和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的实际结合起来开设“环境科学基础”,较有应用价值。日本高中开设的“地学”选修课,选学的人数不多,并有一半以上学校不开这门选修课。我国北京、上海已有一些中学开设了“环境科学基础”的选修课,经验有待总结。

此外,各地区、各学校还可根据社会需要、学生爱好、学校条件自行开设一些选修课,如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地图学、旅游地理等。

上述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设置,与日本、欧洲发达国家高中地理课程的安排比较接近,并且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