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地理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1985 年 5 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抓住了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

中央在决定中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很不够, 发扬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很不够,不少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实践环节不被重视,专业设置过于狭窄,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照检查一下,当前中小学地理教学中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存在类似问题, 这些问题又是如何造成的,应如何进行改革。下面谈一谈我个人对这些问题的感受和看法,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正确认识地理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

自从17 世纪中叶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倡导学校教育实行班级教学,地理、历史、物理等课程实行分科教学以来,已有 300 多年历史。我国自从清末光绪二十九年(1904 年)实施《奏定学堂章程》以来,中小学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也有 80 多年历史,只是十年动乱时期,中小学地理教学受到严重破坏。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证明,地理课是中小学不可缺少的基本文化课程之一,地理基本知识是作为一个有文化的公民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教学的内容又具有新的时代意义,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的需要,二是政治和思想建设的需要。

从社会生产方面来看,农业生产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就是要懂得当地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各种特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万里副总理在 1985 年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许多县和省对农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区域规划,对本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了解有很大进步,因而在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改革的领导上也有了很大进步。”这就是说,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搞好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工业生产除了需要资金、设备、技术条件外,还需要考虑原料、动力、市场、水源、厂址等因素,这些都是同地理有关的知识。17 世纪至 19 世纪,欧洲学校把地理单独设科教学,这也是适应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外扩张、通商贸易的需要。

从人们生活方面的需要来看,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听广播、看电视,经常会接触到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旅游的地理知识饶有兴趣,地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特别是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现代信息社会,国内、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如果没有全国的、全球的空间概念——空间结构、空间布局、空间联系的观念,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从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来看,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国际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具有重要作用。当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通过地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也不一样。例如,德国法西斯曾利用所谓“人种优势”、“生存空间”等谬论,向德国青少年灌输对外扩张、侵略的毒素,为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制造舆论。过去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满蒙胡说成是日本的生命线,用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去欺骗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的青少年。旧中国的许多有志之士,在学习了中国地理和中国历史以后,激发了爱国热情,投身于挽救国家危亡、振兴中华的革命洪流。解放以后,地理教学在教育学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发边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等方面都曾起到积极作用。十年动乱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中小学的地理、历史教学几乎全被取消,也就是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予以摧毁。这是“四人帮”对祖国、对人民所犯的滔天罪行之一,其后果是严重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逐步得到恢复。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指出:“各级学校都要加强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同祖国的地理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经济建设成就等具体事实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把滔滔黄河、滚滚长江、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作为祖国的象征,这种思想感情的寄托是很自然的。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地理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意义。自从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后,大量的地下资源被发掘利用,特别是作为动力资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废气、废水、废渣无尽止地向空中、陆地、水体中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不可再生的资源越用越少,出现了某些资源日益短缺的危险。地球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愈来愈快。在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适应,这就出现了世界性的人口问题。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城市人口日益膨胀,出现人口城市化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若干城市问题。因此,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许多国家学校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问题不仅发达国家存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现在我国在进行四化建设,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具有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懂得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在从事生产建设时,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考虑,不去干那种杀鸡取卵、自毁家园、贻害子孙后代的蠢事。这是时代赋予地理教学的新的历史使命。

我国中小学地理教学于1978 年在初中先恢复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教学,1981 年又在小学和高中重新设置了地理课,并且规定高中地理主要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几年来,在中央和地方领导同志的重视下,在广大地理教师的努力下,学校地理教学已取得不少成绩。但是, 地理课在学校教育中所应起的作用,特别是这门课程新的时代意义,它在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并不为广大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领导所理解。很多地理教师经常因为地理课要遵命为主科“让路”而苦恼,无法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

地理教师在学校中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为此,1983 年,教育部专门发了一个《关于改进加强中学历史和地理课教学的通知》,文中指出“由于一些学校不重视历史、地理二门课,任意砍掉或削减学时,压缩内容, 不进行考试、考查,教师年年换人⋯⋯等问题,造成学生地理、历史知识贫乏,智力片面发展,严重地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革命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树立”。文件中强调今后“必须充分认识开设史地两门课程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课,教师队伍要稳定”,并指出“在评级、调薪、分房、奖励先进时,对地理、历史教师不应歧视, 同时还要努力改进教学”。这个文件已下达了两年,有的地区、有的学校的地理教学情况有所改善,但是文件的精神并未普遍为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领导所理解和接受,地理教师的苦恼依然存在,地理教学的改革和研究也就困难很多。究其原因:

一是对现代地理学科的内容及其在学校教育中所起的作用缺乏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上把地理看成文科,我国占代以记述山川、郡县、物产、道路、关隘等内容为主的地理志多附在历史书籍中,因而史地并称,同属文科。至于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区域地理为中心的近代地理科学,一般的则不很熟悉。现代地理学所研究的人类生态系统和空间关系,一般人就更陌生。高等学校地理系属理科,高考科目中文科考地理,理科不考地理。地理学科的属性究竟是什么,大家很模糊。我们认为,地理学的内容既有理科的属性,如自然地理,也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如人文地理。它是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地理学科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自然的和人文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这些地理事物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其中人地关系问题是地理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是地理学科思想教育的精粹。有的同志认为学习地理就是记住一些山川、城市、交通线路和物产的名称,没有什么高深的意义,多学、少学、不学关系不大,这是很大的误解。作为现代社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论是学文、学理或走向社会,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学文的,如当记者,不懂自然地理,就无法报导像南极考察、青藏高原考察中所见到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搞理工的,不懂人文地理,就不会综合考虑生产建设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好事可能会办坏。

在教育思想上,我们要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倾向;在理科教学中要改变只重视数理化,而忽视地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偏向,因为这不符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在作祟。不少地区、不少学校自行规定, 初中升高中不考试的科目,高中升大学不考试的科目,就不开课或少上课时数,美其名曰“让路”。这样初中史地课就不被重视,高中学生准备升学理科的班级,地理、历史课也形同虚设,或是根本不上,而所谓的文科班级,史地课的课时又增加了很多,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根本无法贯彻执行。目前高中毕业生能够升入大学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却成为陪读的牺牲品。学校领导要史地课“让路”,就是要爱国主义给功利主义让路,要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给某些学科知识的片面发展让路,其后果正如教育部 1983 年通知中所说的那样:“造成学生

地理、历史知识贫乏。智力片面发展,严重地影响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革命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树立。”

怎样才能使学校地理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获得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中的应有地位?我想,随着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在端正了教育思想,改变了中等学校的教育结构,改革了升学考试办法,改革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后,现在出现的地理教学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是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我们的任务首先是向不了解学校现代地理教学内容和意义的同志作必要的宣传、解释,争取领导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二是在地理教学改革方面做出成绩,使学生爱学这门课程,在知识、能力、思想觉悟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以取得学校、社会的承认。据我所知,有不少高中学生学了地理以后,认为开阔了眼界和心胸,知道了许多在数理化课程中所无法知道的广阔自然界的事物,以及人类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有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天文、气象、环境监测、野外考察等小组活动, 撰写出很有水平的科学小论文,立志要为建设祖国边疆,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美化祖国环境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这就是地理教学近期的成果和收获。

教育的周期比较长,今天我们辛勤播下的种子,要在十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它的丰硕成果。现在我们呼吁要认识学校地理教学的应有作用和地位,乃是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二 关于中小学地理课程的设置问题

从国外中小学教学计划中地理课程设置演变的情况来看,有以下一些趋向:

1、多数国家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到高中毕业班,各年级都连续设置有地理课,一般每周 2 课时左右。有的国家在小学阶段地理课不单独设置,而是将有关的地理教学内容综合到自然课中,如苏联。也有的国家将自然地理知识综合到理科,人文地理知识综合到社会科中,如日本。初中阶段一般设置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本国地理。高中阶段, 西欧各国侧重讲人文地理为主的区域地理,近年有向专题地理问题研究发展的趋向,如联邦德国九、十年级地理课讲《环境的组成》。苏联高中阶段,两年讲高中经济地理,一年讲天文学。日本高中地理课程集中开设在高一,一门是地学,一门是地理。

近几年,若干国家新公布的教学改革计划,总的精神是减少课程门类和周时数,但是日本、苏联新的教学计划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却是在增加而不是减少。例如,日本高中实行学分制,原来规定要选读 85 个学分才能毕业,现在减为 80 个学分。地理和地学原来各为 3

学分,现在这两门课程各增加到 4 学分。1984 年 4 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关于进一步完善青年的普通中等教育和改善普通学校工作条件的决议》中,决定将现行十年制学制延长到十一年,并指出“在学生的经济学和生态学的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习地理学的可能性”。苏联教育科学院对十一年制学校地理课程设置的设计方案,除保留传统的自然地理、各洲自然地理、苏联自然地理、外国经济地理、苏联经济地理 5

门课程外,还新增加“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经济生态问题”。

2、在必修的地理课外,增加选修课。如苏联普通学校教学计划与地理有关的选修课程有:社会主义的工业基础,社会主义农业的经济基础, 地质学,地形学和地图学等。日本高中除将基本地理知识综合到“现代社会”、“理科 I”两门必修课中外,地理和地学都是选修,只不过学生必须在地理、日本史、世界史 3 门课程中选读两门,在地学、生物、物

理、化学 4 门课程中选读两门。

3、课程的综合化趋向。由于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既在继续纵向深入,分科目益精细,又在横向延伸,经历着综合化的过程,各门学科相互渗透,趋于结合。这种结合有利于揭示客观世界整体运动规律,解决当代重大的科学和社会问题。现代地理学重新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在一起,就是这种综合化的趋向之一。日本在教学改革中,更进一步作了多学科综合的尝试,如将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综合为“理科 I”,使学生从整体方面来认识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质运动和变化、能量转换、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伦理、道德观念等综合为“现代社会”,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结构和问题。

苏联则充实和改造传统课程,加强其综合性,如在地理课增加“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经济生态问题”等。

1984 年 12 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与课程教材研究所曾在太原召开学术会议,专门研讨了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设置与教材结构问题,多数意见认为令后普及初中教育后,小学与初中的地理课程可以不再分段搞两个循环。鉴于小学自然将理、化、生、地的知识综合化,从观察、实习、实验入手认识自然界。小学地理也可同历史、思想品德课综合为“社会”课,以认识人类社会为主。初中以自然地理为基础,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乡土、认识祖国、认识世界的地理环境。高中讲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需要适当增加课时。此外,高中还应开设天文学、地质学、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制图学等选修课,以适应不同爱好和不同才智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 关于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改革问题

自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面临着一个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不仅知识数量增加,并且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物化过程加快,因此传统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的学校地理教学,把传授地理知识作为首要目的,认为教学中要保持严格的逻辑顺序和连贯性,提出全面、系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的要求。这反映在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上,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区域地理都有固定的格式。大纲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地理基本知识,包括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地理概念、分布、特征和原理等。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当代教育革命的主导思想集中在如何提高教育效率上,教育目的从根本上应是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发展其智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学说,认为“教学与其说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其基

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性。他的理由是:1、掌握了基本概念或原理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现象;2、可以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3、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能够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目前,我所见到的一些发达国家新出版的地理教材有以下一些特点:

1、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智力和发展学生能力。

2、在基础知识方面,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性知识的讲授。对地理事实材料则注意精选,有的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分析、研究, 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

3、突破自然地理、人文(经济)地理、区域地理的传统编写格式, 多以人地关系为线索,使自然与人文实现有机的统一。有些世界地理教材也改变了传统分洲、分国罗列现象和事实材料的描述手法,着重讲世界性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如世界经济的现状、发展与趋势,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走向世界性的市场经济以及作为国际贸易中矛盾焦点的小麦、石油等。在世界区域地理方面则选择一些典型国家进行分析。例如,日本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世界地理部分,将西亚和北非合成一章讲其共同特点;将美洲分为盎格鲁美洲(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两部分;苏联单独列为一章。联邦德国的区域地理教材,在讲述外国地理方面作了如下的选择:如日本——本国缺乏自然资源的工业国家,埃及—

—尼罗河的礼物,英国——典型的岛国等。1983 年法国出版的供高中毕业班用的世界地理教材,对世界上的国家有重点地讲了法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四大强国——美国、苏联、中国和日本。另外,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章,讲了非洲、印度和巴西。

4、教学内容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而有所更新。如现代地理学的新理论(板块学说等)、新观点(生态系统等), 人类面临的新问题(资源、能源、人口、环境等),地理学研究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计量、遥感等),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5、在城市人口比重大、现代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有以城市地理问题为中心的设计教材的倾向。如英国高中使用的一种“英国地理”课本, 就是以城市地理问题为中心编写的,而在有关部分融入自然地理的内容。

6、小学和中学低年级教材,注意从观察、实验、调查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认识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获得知识。中学高年级则加强理论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

7、教材中文字叙述部分减少,彩色照片、图片,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题增多。

我国中小学的地理教材,这几年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改革中。例如, 新编的小学地理第一部分《认识我们的家乡》,就是让学生从认识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开始,然后进一步去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高中地理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材,从地球的宇宙环境讲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自然环境,用系统论的观点将天体系统、地表的物质循环、能量转换、生态平衡、板块构造学说等新的地学理论融入其中,然后进

一步讲到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能源、粮食、工业布局、人口、城市化、环境等问题,既注意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也注意到启迪学生的智能。教材内容既注意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也注意研究和分析世界性的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三个面向”的教育。

初中地理教材也在研究和改革中,1985 年开始使用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教材,除了将原来的通用教材删繁就简,适当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外,并改写了中国地理下册第十四章,将这一章分为第十四、十五、十六 3 章。第十四章讲“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第十五章讲“交通运输和贸易”,第十六章讲“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编写这几章教材时, 遵循了以下一些原则:(一)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传授的编写法,适当讲述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如第十四章第一节在学生已掌握全国分区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懂得用综合法认识地理区域的整体性, 用比较法认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通过观察、分析课本上彩色照片“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乡”的图景,要求学生懂得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区域特征。

  1. 在什么地方?明确这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大体在什么纬度,在沿海还是在内陆,在平原还是在山区,等等。

  2. 有些什么主要的地理事物?如山脉、平原、河湖、农村工厂、交通运输工具,等等。

  3. 为什么这样?解释这个区域有这些地理事物的原因。

  4. 在什么时间?这些地理事物——所出现的时代、季节如何,等等。

  5. 前景怎样?即对本区域的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评价或预测。

在指导学生用比较法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时,以列表方式将黄河中下游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和果树、主要农产品、矿产资源和能源、城市分布等要素,扼要进行了比较。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方法得以运用,本节练习要求学生用综合法说明从课本上“天山的雪峰、林带和牧场”彩色照片的图像中,所能观察到的区域特征。用列表方法比较“南部沿海区”同“北部内陆区”的区域差异,并在下一节“沿海与内地”中用同样方法比较沿海与内陆的区域差异。

(二)增强与地理有关的国情和国策的基本知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如“沿海与内地”这一节教材在阐明我国沿海与内地的范围、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的 4 个经济特区、14 个海港城市、海南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等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发挥沿海优势”和积极开发与建设内地的意义和关系,使学生懂得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力量,开发内地资源,帮助内地进行建设;并且举例说明,国家对内地的建设也正在积极进行,如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计划中的巨大的三峡水电站都在内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国家的方针政策是从全国人民长远利

益着眼的。沿海与内地是互相支援、共同协作,都得到更好发展的关系, 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又如,在“平原与山区”这一节教材中,在阐明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建国以来,粮棉增产的大好形势下,同时指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让学生自己解答为什么国家要把“珍惜每一寸土地”、“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过去的地理教材对山区在全国重要地位、开发山区的深远意义强调不够。新编教材,将山区在全国所占的面积,分布在山区的人口、耕地、县数占全国的比例,山区资源、能源的开发潜力,山区的旅游资源等扼要向学生作了介绍。目的在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的国情,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三)注意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适当增加了有关人文地理的知识。过去的地理教材,联系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较多,联系社会生活方面的人文地理内容较少。这次改编时,两者兼顾。例如在“农村、牧区与城市”一节中,既讲了农村人民的生产情况,南方与北方如何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耕作制度等,也讲了同南北地理环境相适应的人民生活和风俗习惯。像北方农村房屋的建筑材料,原来多就地取材,以土坯垒墙,屋内有土坑,可以生火取暖;南方则以石块、竹木、砖瓦为主,屋顶斜坡大,便于排水。北方人的主食多为面食,逢年过节有吃饺子的习惯,冬天下雪后、堆雪人,打雪仗是孩子们最有兴趣的游戏。南方人的主食多为大米,生长在江河湖海边的孩子们多爱游泳,端午节的龙舟竞赛,是南方水乡传统的娱乐和运动节目。

在讲城市的主要特征时,指出城市里的人们不种庄稼,也不饲养禽畜,主要是生产工业产品,从事服务业。课文中特别将服务业部门、服务范围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样可使学生获得有关第三产业的初步知识,也为他们今后积极参加第三产业的工作作好思想准备。

第十五章“交通运输和贸易”各节所讲的内容都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当前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下,这些知识同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教材中以一定的篇幅来使学生了解这些问题。

(四)改变过去课文从概念出发,单一的说明文式的表达方式,注意从感性到理性,用多种表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方面的做法是:

  1. 从分析课本上彩色照片上的图像,或是阅读《中国地图册》上的各种地理要素分布图入手,再引入课文。

  2. 阅读选自报纸杂志上的新闻报导,增加其感性认识以便更好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在讲“国内贸易与国外贸易”时,先引了《经济参考》上的两段报导:一段是关于石家庄市广安街农贸市场贸易情景的报导,另一段是上海市南汇县周西乡绣衣厂举办夏令绣衣看样会的情况报导。让学生先阅读这两段材料,再讲什么是贸易,什么是商品,以及贸易的重要性、商业中心及其分布等。

还有些新闻报导材料,穿插在课文之中,或安排在一节教材的最后。如在“保护环境”一节课文中,插入了选自《中国环境报》的两段报导: 一段是关于广西石山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好转以后的对比,一段是

大连港治理污染、美化环境的成果。用这些事实材料来说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农村、牧区与城市”一节教材中,从《人民画报》上选了一篇《蒙古包内外》的访问材料,比较详细而生动地介绍了牧区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让学生课外阅读。

  1. 适当采用一些地理性强的又为学生所熟悉的歌词,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牧区的广阔天地”时,开头是这样写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向四方,百鸟齐歌唱。这是牧区的人们在歌唱自己的家乡。”这样写的目的是使教材表达形式生动活泼一些,以便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意启迪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过去每节教材的问题和练习,都安排在课文之后,目的是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是必要的。新编第三章教材,增加了一些问题和练习,把它们插入到课文之中,这样可使讲练结合,便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在“交通运输概述”一节中,讲“交通运输重要性”时,插入了这样的问题:“兴安山地是我国的重要林区,新修筑的森林铁路进入林区以后,林区的人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你想一想,这是什么意思?”在讲完各种运输方式的作用以后,列了一张表,让学生根据表中的各种货物,比较选用何种运输方式最合适:

货物种类

起点至终点

铁路

公路

河运

海运

航空

两箱急救药品二吨活鱼

50 吨钢材

北京—兰州

密云水库—北京市区太原—石家庄

1 万吨海盐

天津至上海

10 万斤大米

九江—上海

其他章节的课文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和练习。

上述对中国地理教材的初步改革是否可行,尚有待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为进一步全面改革教材积累经验。

(本文是 1985 年 8 月向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在昆明举行的综合学术年会提交的大会发言,原载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5 年第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