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地理国情与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国情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全世界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每个地区也有本地区的特点。从本国国情的实际出发,才能对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才能对学生进行有具体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校地理教育,特别是本国地理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与国情有关, 但是我们不能把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都说成是国情,而是要善于在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中概括出本国国情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从地理方面看中国的国情,大致可以归纳为:

  1. 国土广大,山川壮丽,但是山地多,平原少;

  2. 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

  3.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

  4. 自然灾害频繁多样;

  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6. 地区差异大;

  7.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发展中国家。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时,要注意克服两种偏向:一是只讲祖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不讲自然条件方面的不利因素、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容易产生盲目乐观、坐享其成的依赖思想。二是只讲自然条件和经济建设方面的不利因素,简单地从人均数字进行比较来说明中国的落后,这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民族自尊心,对祖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

我们认为,国情教育应该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反映祖国的地理面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 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愿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

中国地大物博,土地面积为 960 万平方千米,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南北跨纬度近 50°,大部分国土在温带和亚热带;东部广大地区,夏季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并且海陆兼备,有广阔海域、绵长的海岸线和许多终年不冻的优良海港。这是我国地大的优势。不足之处是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沙漠、戈壁、石山、冰川等目前不能利用的土地,占了相当大的面积;平原仅占全国面积的 12%,平原适宜农业耕作,也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地区。

我国地形多样,山川壮丽,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雪山连绵的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山脉,有奔腾澎湃的长江、黄河等大河,有宽广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风光秀丽的杭州西湖、桂林山水、黄山等风景名胜区;还有万里长城、京杭运河、秦陵兵马俑等历史文化古迹。这些都是祖国的骄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中国资源和物产比较丰富,是指我国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绝对数量和品种而言,并且要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力受到束缚,技术水平很低,资源不清, 生产落后。像矿产资源中的石油、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等矿藏,过去我们就所知很少。我国甚至被称为“贫油国家”。旧中国号称“以农立国”, 粮食最高年产量却只有 1.5 亿吨,棉花 84.9 万吨。一遇灾年,就野有饿莩,大量饥民流离失所。现代工业生产就更少得可怜,旧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最高年产量:布 27.9 亿米,钢 92.3 万吨,原煤 6188 万吨,原

油 32 万吨,发电量 60 亿千瓦小时,金属切削机床 5390 台,无法满足国内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依靠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价格很低的农矿等初级产品。当时,有人说我国“地大而物不博”,这是符合旧中国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的。

新中国建国 40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并提高了科学技术水平。地质勘探证明,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 168 种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其中 151 种已探明一定储量资源量,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注 1)。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煤炭和一部分非金属矿的探明储量都居世界前列,石油地质储量前景广阔。中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之一。同资源贫乏和资源单一的国家相比,我国基本上可以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建设自己的国家,这是我国国情的一大优势。当然,我们还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把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利用好。

尽管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建国 40 多年来,经济建设日新月异, 社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现在,我国已建成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95 年煤、钢铁、电力、石油、纺织等工业的生产能力,比 1949 年增长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倍,同时还建立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许多重工业产品的年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如钢居第二,原煤居第一,总发电量居第四,纺织品、电视机、自行车均居第一。这些工业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并且有大量出口。1995 年,我国出口贸易达 1482.7 亿美元,其中机电、纺织品等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的 85.6%。出口超过进口 167 亿美元(注2)。

农业生产,由于兴修水利、推广良种、使用化肥和农业机械等措施, 40 多年来,粮食产量增加了 3 倍,棉花增加了 10 倍。现在,粮食、棉花、

肉类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保证了 12 亿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这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是有具体内容和物质基础的。

但是,目前资源的利用不完全合理,有些资源遭受掠夺式的开采, 浪费、破坏严重,如在矿区乱建小煤窑、乱采金属矿物,使矿产资源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滥伐森林,不注意抚育更新,使原来的林区成为荒山秃岭;有些开发区,乱占耕地,任其荒芜而不利用;许多缺水地区,不注意节约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回收利用,加剧了水源供应的紧张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和保护各种资源,这是我们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口众多,是中国突出的国情。1995 年末,全国人口为 12.1 亿(未含台湾省和港澳地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22%。

众多的人口,虽然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尽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降低人口增长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 1990 年的 20.98‰降至 1995 年的 10.55‰。但是每年增加的人口,仍在 1200 万以上。粮食产量从 1949 年的 1.1 亿吨

增加到 1995 年的 4.65 亿吨,增长了 3 倍多,但人口由 1949 年的 5.4 亿

增长到 1995 年的 12 亿多,也增长了 1 倍多。因此人均粮食产量由 209 千克增加到 384 千克,仅增长 89.1%。

我国现在所推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就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的。教育学生知道我国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还较低的国情,就能自觉宣传和推行国家的人口政策。就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来看,40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从 1995 年 10

月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全国人口接受教育的状况是:每 10 万人

中大专以上的 2065 人,高中 8282 人,初中 27283 人,小学 38441 人(注

  1. 。此外,我国尚有文盲 1.45

    亿人。人口文化素质不高,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所以国家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注 4)。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丰富的资源若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则人均资源的占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同时需要使学生有足够认识。例如, 我国耕地、森林、草原面积的绝对数字,都居世界各国前列。但是,人均占有的耕地、林地的数量,分别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33%和 20%(注 5)。认识这一国情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国情教育时,不应只是举出我国人均占有某些资源的数字少,在世界各国中名次居后而丧失自信;重要的是要科学地、客观地认识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针对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特点,分析原因,找出克服这一弱点的途径,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多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和推行了人口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等等,既要设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

益,减少对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自然资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类。它们总是用一点少一点。我国煤矿的总储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按照 1955

年产煤 12.98 亿吨来计算,几百年就要采完,其他矿产可供开采的年限更短。这不仅是中国一国的问题,而是全人类共同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1)开发新能源,利用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来代替现在消耗量巨大的石油、煤、天然气等矿产燃料,这需要我们提高有关这些方面的科技水平。(2)寻找新矿源,增加矿产的后备储量,如我国近年在沿海大陆架、内陆塔里木盆地都找到新石油储藏地,就是例证。(3)利用新材料代替旧材料,如用光导纤维代替铜线;利用新型塑料、陶瓷代替某些金属材料等等。这些都需要努力发明创造。(4)合理利用现有矿产资源,并注意综合利用,以减少浪费,等等。

另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和可循环利用资源,像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等。它们如利用、保护得当,可以反复利用。但是,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的总量无法增多,如果遭到污染和破坏, 可以利用的数量就会减少。人口增加,人均占有量也就减少。例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949 年约为 0.2 公顷(合 3 亩)。40 多年来,由于人口增长一倍,耕地不断被占,近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 30 万公顷~40 万公顷。1995 年,人均耕地减少到不足 0.1 公顷(合 1.2 亩)。今后人口继续增长,人均耕地占有数还会降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否则有限的耕地就无法养活无节制膨胀的人口。

同时,我们还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发挥其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是在耕地逐年缩小的情况下, 不断增产的。关键是改变并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提倡科学种田,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增加农业投入等。今后,提高农业生产的潜力还很大。现在我国粮食年产量居世界首位,1995 年,全国 1.1 亿公顷耕地(合 16 亿亩)耕地,平均每公顷产粮 4227 千克(合亩产 264 千克)。如将占全国农田 2/3 的中低产田加以改造,每公顷平均提高 1500 千克,将可增产 1000 亿千克。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农业科学研究,采取增加农业投入和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同时,农村、城市的建设,都要设法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 并在可能条件下,以开垦、复垦等形式,努力增加耕地。

我国是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很低的国家,本世纪 70 年代全国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面积的 12%。80 年代以来,全国植树造林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平原绿化、“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成绩显著,加上群众造林活动广泛开展,1995 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13.92%(注 6),但与世界森林覆盖率 30.6%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改变以往林业工作中重采伐、轻抚育,造成采伐大于更新,森林面积逐年缩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大力加强森林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实施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方略;切实保护和合理开采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同时, 发展森林产业,再生、增殖和积累更多森林资源。我国宜林面积很广, 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继续发动全国人民,大力植树造林。目前我国宜林荒山荒地 8600 多万公顷,如果 80%都造林,森林资源覆盖

率将达到 19.7%。根据国家规划,到 2000 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15

-16%(注 7)。

我国的自然条件,既有得天独厚的地方,也存在若干不利因素。即自然灾害的频繁、多样,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 40 多年来,我国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5

%,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注 8)。

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多样性和严重性是由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我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最大的台风源,沿海各省每年夏秋两季都会受到台风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灾害。

我国大陆东部为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全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季风区域降水的年变化又大,因此容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并且每年不同地区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气象灾害。高原地区冬春季节往往有雪灾、风灾为患。

在大地构造上,我国位于环太平洋与亚欧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我国约有 70%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 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集中于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和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我国还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变暖与环境污染加重, 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期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因此,认识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性、多样性和严重性的国情, 研究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加强对自然界变化的监测工作,提高防灾、抗灾意识和具体措施,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由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等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的。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智慧, 为开拓祖国疆土、发展祖国经济、创造祖国灿烂的文化,为缔造和捍卫伟大祖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 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 56 个民族中汉族人数

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2%;其他 55 个民族人口较少,合计占 8%。这 55 个民族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聚居的地方却占国土面积的 64%,是自然资源丰富,尚待发展的地区;而且大部分位于祖国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是国防要地。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大杂居、小聚居的交错居住,约有 1/4 的少数民族散杂居住在汉族居住区。在全国 2000 多个县、市中,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民族在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科技、医药、体育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和风格。56 个民族中,除汉、回、满族通用汉语文外,53 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 20 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婚姻、丧葬等方面都有自己风俗习惯。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例如,有回族、维吾尔族等 10 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中有人信仰喇嘛教(佛教的一支)。我国政府主张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变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我国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很不平衡。1949 年以前,汉族主要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少数民族中有的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有的民族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有的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有的民族处于封建社会前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一律平等。40 多年来,各民族在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到 1994 年底,全国设有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

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个自治区, 省和自治区内分设有 30 个自治州、8 个盟、119 个自治县、3 个自治旗和1200 多个民族乡。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但是, 大部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以汉族为主的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继续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速经济、文化的发展。

我们教育学生懂得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就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思想感情。

我国疆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地形方面,东部多平原、丘陵,西部多高原、山地。在气候方面,东部为降水较多的季风气候,从南到北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又有热带、亚热带、暧温带、温带、寒温带的差别;西北部由于降水少,

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青藏高原地区则为特殊的高寒气候。在自然资源方面,北方多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南方多有色金属、磷矿和水能资源。

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我国存在着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它们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

**1、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 12 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面积占全国 13.6 %,人口约占全国的 42%,1994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59.1%(台湾省和港澳地区未计算在内)。

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带,工业、农业、交通、通讯的基础设施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引进外资和境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条件较为有利。目前,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广州—深圳等,重要农业基地—

—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分布在这一地带,5 个经济特区、14 个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许多新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多集中在这个地带。

这个地带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的紧张,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2、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 9 个省、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 29%,人口约占全国的 36%,1994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26.4%。

中部地带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或者说是经济正在发展成长的地带。这一地带的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具有一批相当规模的工业基地,以及经济技术比较先进、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农业基础较好, 是全国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中部地带的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不能适应山西等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以及经济发展如何发挥联系东部沿海地带和西部地带之间的纽带作用。

**3、西部地带,**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 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面积占全国 57.4%,人口占全国22%,1994 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 14.5%。

西部地带是全国经济尚不发达和有待开发的地区。这个地带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严峻,除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以外,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科技和文教比较落后, 资金、人才都短缺。但是,资源优势很突出。草原、水能、天然气、石油和多种矿产有良好开发前景。新中国成立 40 多年来,西部地区已建立起一定的工业规模,交通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陆地边境贸易正在兴起。

我们了解到我国区域差异大的国情,在发展经济时,就懂得应该如何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对三个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长期的历史现象,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要求: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利用国外资金、资源和市场,进一步增强经济活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依靠高新技术、集约经营,重点发展资源消耗

少、附加价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同时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国提供新的经验。

中西部地区,要积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加强水利、交通、通信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今后,中西部地区,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中央大力支持、东部地区的积极帮助下,逐步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全国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旧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极少。新中国成立 40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族人民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现在已建成工农业生产具有独立体系蓬勃发展的国家,国力大大增强。80 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居世界各国前列。例如,1990 年~1995 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增长速度之快,举世瞩目。前面已经讲到,目前我国许多工农业产品的总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或第二三位。1990 年,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用购买力平价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估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2010 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强国”。这是我国 4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但是,衡量一国经济的水平,主要是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准(注9)。联合国对 1992 年各国经济水平的划分标准,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 8356 美元以上的属高收入国家;二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356 美元至

675 美元,属发展中国家,其中 2695 美元以上是中上等收入国家,2695

美元以下是中下等收入国家;三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75 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

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传统汇率折算,我国 1992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70 美元,是低收入国家。1992 年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 4280 元,我国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9。1995 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提高到 572 美元,但仍属低收入国家。尽管近年来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像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但是,全国尚有 7000 万人口未摆脱贫困状况。我国在经济水平方面,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中等国家中的中上等水平也有差距。这是目前我国经济水平的国情。

根据这一国情,1996 年 3 月 17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

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

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到 2000 年,人口控制在 13 亿以内,实现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

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和经济体制基础。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 2000 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 14 亿以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

格计算,约接近 1500 美元,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 15 年的努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将有较大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将大为增强,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一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我们要将我国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逐步提高到中等国家的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然后,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