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 及其教学大纲的体会和认识

一 关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的初中地理课程

初中地理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课程设置的组成部分。这个课程计划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制定的。它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小学和初中学生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中小学课程计划要求所有学科都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各门学科要注意教学内容和要求适当,课业负担合理。与此同时,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并根据各门学科的特点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促使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

这个课程计划在小学阶段设置综合性的“自然”和“社会”课程, 不再单独设置“地理”和“历史”课程。

对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地理的初步知识,掌握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懂得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上述要求与现行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中对地理学科的要求相比,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地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要求,基本未变,而是明确了对我国地理国情和基本国策的要求,精简了对国际主义教育的要求。因为在目前新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主义的内涵及其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尚有待研究。当前,我国的对外关系, 主要应使学生了解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三年制中学的地理课程,都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三年制初一每周 3 课时,初二每周 2 课时,与现行教学计划

相同。四年制初一、初二每周均为 3 课时,初二比现行教学计划多 1 课时。由于四年制学生进入初中时,比三年制学生小一点,为了适应这个学制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文化知识基础,初二增加的 1 课时地理,目的是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并加强能力培养,而不增加教学内容。这两种学制的地理课时,与我国传统的和国外大多数国家初中的地理课时相比,基本接近和相当。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各门学科的安排,考虑到每个学年学生学习的科目不宜过多,所以一、二年级集中学习地理,三、四年级集中学习化学。这样安排从课程计划总体上看,是比较合理的。

二 关于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1992 年 5 月,国家教委审查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新大纲是以国家教委 1988 年 11 月颁发的该大纲初审稿为基础,经过三年多时间,根据初

审稿编写了实验教材,在全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几百所中学进行试教后,总结经验,征求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和教研人员的意见,结合国内外近年来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家教委对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修订,以及对历史、地理等学科加强德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 加以修订而成,最后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地理学科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将于 1993 年秋季开始试行。它将是今后指导初中地理教学、编写教材、考核学生成绩、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新大纲对贯彻义务教育法、国家的教育方针、初中课程计划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注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均能很好体现。

我对新大纲的特点及其对初审稿和现行大纲的主要改变部分的认识和体会如下:(一)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获得有关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包括乡土地理)的基础知识。

  2. 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 以及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地理问题能力,并初步具有自学地理的能力。

  3.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和基本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文中黑体字部分,是新大纲对初审稿和现行大纲补充和修改的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和充实了对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的目的要求。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

  1. 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

地理教学的内容应该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计划的要求,遵循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所必需的地理教学内容,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为了应试。这样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思想,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 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多年来,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一直按传统模式,以自然地理为重点, 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对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重大现实地理问题体现不够。新大纲要求以地理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作为线索确定教学内容,即要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利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上,以发展生产力。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等问题。这样确定地理教学的内容, 就能很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精神,也符合现代地理学所着重研究和需要

解决的问题的方向。

有关人地关系的教学内容,初中地理同高中地理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但是知识结构和要求有所不同。高中地理是按系统地理的形式,多从环境、资源、人口的结构、机制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识;初中地理则要求从区域地理角度,多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及其所出现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归结到要使学生认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认识我国国情和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1. 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调整广度、深度和难点。

现行大纲和初中地理教材,从地理科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考虑较多,对初一、二年级十二三岁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考虑较少,因而教学内容的知识面较广,有些知识的难度较大或安排不当。例如,世界地理原来分为世界总论—各洲概况—洲内各地区(分 14 个地区)

—各地区主要国家(必学的 28 个,选学的 11 个)4 个层次。新大纲将“各洲概况”合并到“世界总论”中,并予以简化;世界区域地理部分,将全世界分为 13 个区,必学的主要国家减为 15 个(选学的 5 个)。要求

在地图上记住的重要地名由现行《世界地理》课本中的 448 个精简为 288 个。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识记地区、国家特点和地名的负担,而能有效地利用规定的课时,提高对地理规律性和人地关系的认识;加强能力培养和德育。

初中中国地理的区域地理部分,也由原来的 8 个区精简综合为 4 个

区。要求识记的地名也由 357 个减少到 280 个。

又如有些教学难点,现行大纲上安排比较集中,学生难以及时掌握。像“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原来安排在初一开始时的“地球自转”部分,难度较大。新大纲把这些内容安排到世界地理最后“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联系学生已具有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概念,结合现代信息社会对“时区和时差”知识的需要来学习。“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由集中学习改为分散到各地区学习,这样难度就会小一些。

为了因材施教,适应不同水平和不同爱好学生的需要,新大纲在规定了必学的内容以外,还列出了选学内容。

  1. 有利于启迪智能和参加实践活动。

这是针对传统地理教学多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及课堂教学多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而提出的。新大纲对各部分在教学时应达到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目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联系实际方面,新大纲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曾有不少提示,如观察和识别学校附近地区的地形;联系当地实际,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绘制本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收集近期内有关欧洲国家的重要新闻,注意国际事务的发展变化等。

(三)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安排

新大纲的知识体系和结构采取由整体到部分,由系统到区域,由宏观到微观的组织结构,与小学社会课由近及远,由个人—家庭—社会—

中国—世界的体系相辅相成。以加强初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并能在打好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宏观地认识世界,然后比较深入地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有比较地认识地理国情和乡情。

新大纲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安排,先学习地球和地图,然后学习世界地理(包括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最后学习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对这样的安排,曾有人提出是否不符合由近及远的教学原则。我认为,小学阶段学习地理,应该从认识周围的地理环境开始,由近及远,从感性到理性。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小学地理教材,都是这样安排的。初中阶段则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基础上, 提高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我所见到的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的初中地理教材,都是先学世界地理,后学本国地理,或是把本国地理作为世界区域地理的一部分来学习的。我国 50 年代初中地理的学习顺序是:初一自然地理,初二世界地理,初三中国地理。现行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先讲地球和地图,再讲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然后讲世界地理。这个顺序也并非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如果由近及远, 应该先学乡土地理,再学中国地理,最后学世界地理。

学生先具有一定的地理通论和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中国地理的某些问题时,就便于解释,以提高认识水平。例如,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就可运用板块运动的知识来说明;中国亚热带温暖湿润的优越气候条件与同纬度西亚、北非的沙漠环境大不相同,这需要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风气候的特点来说明;了解中国地理国情和对外开放政策,也需要先有世界地理知识,方能进行比较和联系。我认为,先学世界地理,后学中国地理,可以提高学习中国地理的质量,把中国地理学习得更深入、更好一些。

还有的同志认为,先学世界地理的困难是世界地理的地名学生比较生疏、难记。新大纲中世界地理的地名已大量精简,目前要求学生在地图上识记的只有 280 多个,其中 40 多个在小学地理中已经学过。初一地

理每 1 课时要求学生识记的重要世界地理地名,平均只有 2—3 个,这个困难是不大的。也有的同志认为世界地理的地名和国家,减少过多会影响知识面的广度。经验证明,过去世界地理用“分洲列国志”的编写法, 教学效果不好,也不符合时代要求。新大纲中未规定学习的国家和地名, 学生有兴趣或需要学习时,可指导他们利用地图和课本中的附录去自学。

新大纲既有统一要求,也有一定灵活性。大纲在编选教材应注意的问题中,曾指出:“本大纲所列的教学内容要点的顺序,编选教材时, 编者可以自行组合和调整,以编写出具有不同体系、不同风格和特点的教材。但是,要使教师好教,学生好学和爱学。”因此,上述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先后顺序、难点分散或难点集中、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综合或分开等问题,大纲的安排虽有倾向性意见,但是不强求一律。如果能把教材组织好,先学中国地理,后学世界地理,难点集中学习而不分散也是可以的。

(四)加强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

新大纲体现了加强思想教育,寓德育于智育和能力培养之中的精神,主要表现为:

  1. 落实地理国情教育的要求。新大纲将 1991 年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和《中小学地理学科国情教育纲要》的各项要求,如领土广大,山川壮丽;自然灾害频繁多发;资源比较丰富,但利用不尽合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大等内容都纳入到新大纲的各有关部分。

  2. 对思想教育内容的要求,有所充实、提高和适当调整。例如,在教学目的中除保留一贯要求进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以外,增加了对国情教育和基本国策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等。

新大纲精简了对国际主义教育的要求,而是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对生态环境的全球观念,以及应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认识”。

(五)对教学要求的目标,分层次具体化

为了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对地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新大纲按课题、分层次、用表格式提出具体要求。

对地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 三个层次。

对基本训练(包括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的要求,分为“初步学会” 和“学会”两个层次。

对思想教育的要求,指出应该贯穿于本学科各学年教学的全过程, 注意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和不断加深认识,但是对于不同课题,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地球运动部分,要求对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等。对思想教育的要求,大纲中用“懂得”、“受到”、“认识”、“树立”、“形成”等词来表述其要求。

对“识记”部分,有的要求“知道”,有的还要求“记住”,如重要地名、数据等。

(六)在学习、试行新大纲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新大纲与现行大纲在指导思想、教学原则、知识体系和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学习和试行时,首先要领会改革精神,用国家教育方针、义务教育法,近年来国家教委对教学改革的指示文件来对照衡量。

  2. 要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特别要从习惯于使用现行大纲、现行教材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研究如何贯彻新大纲对提高民族素质、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要求,发挥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主导作用。

  3. 试行新大纲既要努力完成大纲规定的统一要求,也要注意因地、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灵活掌握。在学习、试行新大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及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国家教委反映,供进一步修订大纲时研究参考。

(本文原载于《课程·教材·教法》1992 年第 9 期,后收入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

学习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年 11 月,第 1 版。)